2019年是六霍起義勝利90週年。六霍起義是繼黃麻起義、立夏節起義之後,在鄂豫皖邊區爆發的又一次大規模的革命武裝起義。起義從1929年5月開始拉開序幕,到11月上旬進入全面爆發階段,最後取得全面勝利。

六霍起義沉重地打擊了該地區的反動勢力,極大地鼓舞了當地黨組織和人民羣衆開展武裝鬥爭的信心和決心,爲創建紅一軍、紅四軍、紅四方面軍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民運動高漲

1927年10月,安徽省六安、霍山兩縣的共產黨組織,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第二次執委會的決議,展開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至1929年,起義條件基本成熟。

1929年3月下旬,中共六安、霍山兩縣縣委組織發動了大規模的春荒鬥爭。5月初,立夏節起義勝利後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師首次東進皖西,來到六霍地區,極大地鼓舞和支援了當地的春荒鬥爭。

隨着農民運動的高漲,1929年5月間,霍山諸佛庵民團起義、六安武陟山農民暴動、六安縣南莊畈(今屬金寨縣)六保聯絡自衛團起義相繼舉行,並分別組建了遊擊隊,爲舉行六霍起義揭開了序幕。

南莊畈與丁家埠鄰近,駐有敵“六保聯絡自衛團”,由打入敵人內部的共產黨員袁皋甫、何子凡擔任自衛團團長和軍事教練。他們在士兵中成功發展了一批黨員,併成立了黨支部,爲起義奠定了基礎。

1929年5月18日晚,紅三十二師九十七團在師長周維炯的率領下首次東徵皖西,在南莊畈與六區農民自衛軍會合,“六保聯絡自衛團”大多數成員立即響應,參加起義。起義人員和六區自衛軍一部分編入紅三十二師補充團,一部分成立六區遊擊隊。

金家寨是當時皖西的商貿重鎮。5月20日,紅三十二師九十七團和六區遊擊隊聯合進攻金家寨守敵汪東閣商團,當地農協會員1000多人在金家寨東南兩側配合進攻。經過半小時激戰,紅軍和遊擊隊取得了勝利,繳獲了大批物資。

蓮花山是皖西的名山,位於金家寨東部。紅三十二師攻克金家寨後,周維炯派共產黨員毛月波帶領50名同志前往蓮花山,發展革命武裝。毛月波等來到蓮花山後,積極宣傳革命道理,動員農協會員和貧苦羣衆開展鬥爭,整個蓮花山地區的革命鬥爭迅速開展起來,革命武裝也很快發展到近200人,後經上級批准在陳家祠堂正式成立了混成團,毛月波任團長。

流波?是當時皖西大別山區的又一商貿重鎮。紅三十二師和六區遊擊隊攻克金家寨的第二天,聯合周邊農民赤衛軍包圍消滅了流波?守敵,併成立了流波?農民協會和流波?遊擊隊。

成立六安中心縣委

爲了加強對六霍地區武裝起義的統一領導,1929年5月,中共霍山縣委書記舒傳賢以安徽省臨委巡視員的名義,指導六安、霍山兩縣成立了中共六霍軍事委員會,切實加強對六霍起義的組織與協調。當月下旬,中共中央做出了建立六安中心縣委的決定。

8月5日,在六安、霍山兩縣邊界的豪豬嶺召開了六安、霍山、霍邱、壽縣、英山、合肥6縣黨的負責人聯席會議。會議要求各地黨團組織開展農民運動,積極做好起義的各項準備。

豪豬嶺會議後,皖西各地加快進行全面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六安、霍山兩縣的農協會員已迅猛發展到5000餘人,全面發動六霍起義的條件日趨成熟。10月初,經中央批准,正式成立六安中心縣委,檢查並領導全面起義的準備工作,決定於11月15日開始發動起義。

各地相繼成功起義

1929年11月7日,駐六安獨山鎮的敵人逮捕了六安三區二鄉農民協會常委兼祕書何壽全等人,搜去該區農民協會名單及祕密文件,使該地黨組織和農民協會面臨被破壞的危險。六安中心縣委接到報告後,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立即舉行起義。

11月8日晨,獨山周圍15個鄉的數千農民,手持大刀、長矛、土槍,從四面八方湧向獨山鎮,將敵人駐地馬家祠堂團團包圍,並一舉奪取了獨山鎮,救出何壽全等人。

獨山暴動勝利後,六安中心縣委於9日通知六安各區和鄰近各縣立即舉行武裝起義。隨即,金寨境內的麻埠、金家寨、七鄰灣、古碑、西鎮、白塔畈等地相繼爆發了武裝起義。

麻埠是皖西一個歷史悠久的名鎮,以產茶麻而著稱。11月17日下午,六安三區遊擊隊和赤衛隊2300餘人,分三路圍攻麻埠。起義軍與敵激戰4小時,後因駐六安之敵陳旅向麻埠增援,起義軍被迫於21日撤出戰鬥。

攻打麻埠的戰鬥,雖然未取得勝利,但數千農民起義軍憑着土槍、大刀、長矛圍攻敵人達4天之久,顯示了農民起義軍的巨大威力。

金家寨當時屬六安六區,接到中共六安中心縣委的通知後,六安六區遊擊隊和農民自衛軍積極準備再次攻打金家寨,同時聯絡金家寨、古碑衝、七鄰灣一帶農民舉行武裝起義。

11月16日晚,六區遊擊隊和農民赤衛軍300多人,冒雨向龔家祠堂進軍,在午夜將敵人包圍,將住在龔家祠堂裏的80多個敵人全部俘虜。第二天,中共六區區委在金家寨鎮中心的帝王廟召開羣衆大會,宣佈六區農民暴動勝利,成立六安六區農民協會,並將六區遊擊隊擴編爲六區遊擊大隊。經聯絡,七鄰灣、古碑衝等地的革命羣衆也在共產黨員的領導下相繼宣佈起義,併成立農民委員會。

11月19日,紅三十二師師長周維炯率紅軍戰士80多人,一路急行軍於午夜趕到燕子河,與徐育三等率領的100多名赤衛軍會合,一舉擊潰了駐聞家店的民團。隨後,起義部隊乘勝消滅了幾支地主武裝。接着,起義隊伍馬不停蹄地向長山衝進發,在第二天天亮前消滅了當地反動武裝,再向西鎮事務所進攻,擊潰敵“自衛團”,搗毀了反動機構。

西鎮暴動大獲全勝後,隨着羣衆革命熱情的高漲,暴動範圍迅速擴大到周邊村鎮。前後三天時間,整個西鎮地區反動勢力幾乎全被消滅,方圓百里,完全被農民武裝佔領。革命武裝在各地打擊土豪劣紳,放手發動羣衆。

六安中心縣委決定把西鎮作爲皖西根據地的中心進行建設。爲統一西鎮地區的領導,縣委在燕子河建立了西鎮地區革命委員會,負責各鄉、村政權建設,不久又在燕子河聞家店成立了霍山縣第六區蘇維埃政府。在中共西鎮黨組織的領導下,暴動後的農民赤衛軍擴充爲西鎮遊擊隊,鄉、村蘇維埃和赤衛隊及青年、婦女、少先隊、兒童團等組織也都陸續建立起來。

西鎮地區武裝暴動的勝利,爲創建皖西根據地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和中共霍山縣委都遷駐燕子河聞家店的靈巖寺辦公,領導皖西地區的革命鬥爭,西鎮成爲皖西地區的革命中心區域和一塊鞏固的根據地。

1930年2月16日,西鎮遊擊隊前往支援霍山桃源河農民暴動,並擊退了敵霍山縣自衛團的進犯,使六安、霍山兩縣紅色區域連成一片。

白塔畈原屬霍邱縣南四區管轄,是中共霍邱縣委活動的重點區域。

12月20日晚,當地農民自衛軍開始攻打白塔畈的敵警備隊。霍邱縣駐大顧店的敵警備營一個排,在排長汪志來帶領下起義,趕來白塔畈與農民自衛軍會合。當晚,起義部隊擊破了多支地主武裝。

白塔畈暴動是中共霍邱縣委直接領導的全縣第一次武裝起義。爲鞏固暴動勝利成果,將六安、霍山及商南地區革命武裝和根據地連結起來,12月23日,縣委在白塔畈王家老莊子召開羣衆大會,宣佈成立霍邱縣第一區蘇維埃政府,下轄13個鄉。農民自衛軍改編爲霍邱縣遊擊隊。

組建紅三十三師

六霍起義勝利後,六安中心縣委1930年1月在第十次常委會上決定,把獨山起義的武裝編爲安徽紅軍遊擊隊第一縱隊,把西鎮的遊擊隊編爲安徽紅軍遊擊隊第二縱隊,並根據商南紅三十二師常來麻埠、流波?一帶遊擊的情況,準備在麻埠、流波?、聞家店一帶建立軍事指揮中心,以便於在聞家店辦公的六安中心縣委能夠指導整個六霍地區的武裝鬥爭和根據地建設。

1月20日,六安中心縣委將安徽紅軍遊擊隊第一、二縱隊集中到流波?與先期到達的六安六區遊擊大隊會合,在此宣佈將上述3支遊擊隊合編爲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三師,全師200餘人(其中黨員40多人)。

紅三十三師成立後,於1月30日(農曆正月初一)凌晨,在遊擊隊、赤衛軍的配合下,分三路進攻霍山縣城,激戰到下午四時,終將守敵擊潰,勝利奪取縣城,救出被捕幹部羣衆50多人。

隨後,紅三十三師一面積極整頓內部、發動羣衆,一面廣泛開展遊擊戰爭。

不久,爲配合新成立的紅三十三師鞏固和發展革命武裝起義成果,在蓮花山開展革命鬥爭的紅軍混成團團長毛月波按照紅三十二師的指示,率部移駐油坊店。

在六霍起義勝利的影響下,皖西潛山縣清水寨一帶於1930年2月4日也爆發了較大規模的農民武裝起義,併成立了工農革命軍潛山獨立師。後來,這支部隊配合紅三十三師投入了一系列戰鬥。

創建皖西革命根據地

爲鞏固六霍蘇區勝利成果,不斷擴大蘇區範圍,積極創建皖西革命根據地,紅三十三師成立後,和紅三十二師並肩作戰,逐漸使皖西和豫東南兩塊革命根據地連爲一體。

1930年2月中旬,紅三十二師爲支援紅三十三師鞏固和擴大“六霍蘇區”,派周維炯率兩個主力團第三次東進皖西地區。六安中心縣委聞訊後立即決定:紅三十三師與三十二師“會師麻埠,給六安的敵軍主力張季荃部一個重大創傷,直攻獨山河口,恢復三區工作,把三區和六區形成整個的赤區,同時伺機進攻蘇家埠和霍山”。

爲了便於統一指揮和行動,兩師組成了前敵總指揮部,由周維炯、徐百川分別擔任正副總指揮。紅三十二師和紅三十三師協同作戰,首先攻佔麻埠,接着乘勝追擊潰逃之敵,連續攻佔獨山、兩河口,給予張季荃部和獨山“自衛團”以沉重打擊,繼之又殲滅竄犯流波?的敵英山“自衛團”一部,至此,獨山、麻埠一帶的蘇區完全恢復。

爲了加強皖西根據地建設,把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土地革命緊密結合起來,鞏固和發展根據地的各項事業,1930年3月21日至25日,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在現金寨境內的七鄰灣關帝廟召開了所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壽縣、合肥六縣黨的負責人和紅三十三師領導人聯席會議。會議提出了“動員六縣全黨同志”“推進六縣的革命高潮”的總任務;做出了政治任務、六縣工作計劃和軍事問題等九項決議案;強調黨對政權和紅軍的絕對領導以及徹底執行土地政綱。會後,中心縣委在聞家店舉辦兩期幹部訓練班和一期軍事訓練班,學習黨的六大和六屆二中全會精神及六縣聯席會議決議案。

七鄰灣會議後,以紅軍遊擊戰爭和農民武裝起義相結合的工農武裝割據鬥爭在皖西各地形成了燎原之勢,紅色區域隨之迅速擴大,蘇維埃政權紛紛建立。紅三十三師爲支援各地的農民武裝起義,進一步擴大了遊擊戰爭的範圍和規模。4月6日,紅三十三師派一○七團和潛山工農革命軍協同英山遊擊隊,前往英山開闢新區。部隊於4月8日攻克英山縣城。中共英山縣委趁勢發動東北鄉農民舉行武裝起義,在英山縣東北部開闢了一塊與霍山縣蘇區相毗連的新蘇區,並建立了英(山)霍(山)邊區蘇維埃政府。

4月12日,應中共霍山縣委邀請,紅三十二師兩個團、紅三十三師全部和潛山工農革命軍,再度向霍山縣城發起進攻。在第二次解放霍山縣城的戰鬥中,紅軍和赤衛隊消滅了大批敵人,使霍山縣反動勢力遭到沉重打擊。隨後,霍山縣蘇維埃政府宣告正式成立。

紅軍第二次解放霍山縣城後,立即乘勝進擊下符橋、三尖鋪、青山一帶,在東北一區起義農民的配合下,全殲了六安縣的兩個反動民團。中共六安縣三區區委領導赤衛隊,再一次摧毀了敵人在郝家集、西兩河口等地建立的反動統治。隨着六安縣老區的恢復和新區的開闢,六安縣革命委員會於1930年春成立。

4月下旬,紅三十二師和紅三十三師各一部配合潛山工農革命軍重建天堂革命根據地,並使其與六霍根據地連成一片。潛山工農革命軍隨之改編成爲工農革命軍第三十四師(一說是四十三師)。5月3日,潛山縣革命委員會在衙前鎮宣告成立。

至此,六霍起義的烽火燃遍了皖西大地,南北200多裏、東西100多裏、人口40多萬的皖西革命根據地已建立起來。

(作者爲安徽省金寨縣政協社會法制和文史委員會主任)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