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六,“梁太祖開平元年四月條”記載了一件很有戲劇性的事情,說是後梁開平元年四月,朱溫剛剛當上後梁皇帝不久,在內廷舉行了一次家宴,宴請的都是朱家人。在酒酣耳熱之際,這位大梁太祖皇帝的哥哥朱全昱突然對皇帝弟弟說:

朱三,汝本碭山一民也,從黃巢爲盜,天子用汝爲四鎮節度使,富貴極矣,奈何一旦滅唐家三百年社稷,自稱帝王!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資治通鑑》

大哥朱全昱指責朱溫篡位滅唐是大逆不道,一場家宴就這樣不歡而散。不過這段話聽起來怎麼都像是杜撰出來的小說家言,號稱信史的《資治通鑑》爲何會記載這樣一段缺乏可信度的故事呢?司馬光的這段記述其實來自於北宋王禹偁的《五代史闕文》中“廣王全昱”條:

因爲博戲,全昱酒酣,忽起取骰子擊盆迸散,大呼樑祖曰:“朱三,汝碭山一民,因天下饑荒,入黃巢作賊,天子用汝爲四鎮節度使,富貴足矣,何故滅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稱王稱朕,我不忍見汝血吾族矣,安用博爲!”樑祖不悅而罷。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朱溫

王禹偁的這段記載描繪得更爲生動,是在宮中玩賭博遊戲的場景下,朱全昱一幅大唐王朝忠順子民的形象,在大義凜然地斥責自己的弟弟篡位滅唐。當然,這樣的記載真實性值得懷疑,但是文中朱全昱的話倒是很精煉地概括了了朱溫其人在唐末三十年的身份演變路徑:民一一盜——藩鎮節度使一一帝王。這樣的演變路徑,似乎也符合五代十國那個亂世中絕大多數的梟雄人生實情。

根據《舊五代史》卷一《梁太祖紀第一》記載,朱溫生於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宋州碭山縣午溝里人。在絕大多數的史料中,朱溫的家庭是當時鄉村社會的赤貧階層。在朱溫尚未成年之時,其父親朱誠就已經去世,母親王氏帶着朱溫和兩個哥哥“寄於蕭縣人劉崇之家”,當起了人家的傭工。

但是,根據王賡武在其《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一書中的推論,朱溫的家庭不至於太寒微,因爲朱溫之父朱誠曾與忠武軍判官袁氏聯姻、其母姓劉而其妻王氏領三子投奔蕭縣劉崇等細節似乎說明瞭朱溫家族在鄉村社會可能還屬於比較有地位的那種,朱溫兄弟在劉家也並未被當做僕人,而是被期待成爲嫺有禮教的家族得力成員。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唐軍

朱溫少年時代成長之地蕭縣即今天的皖北蕭縣,與漢高祖劉邦家鄉的沛豐之地不足百里,同屬于徐淮地區,民風同樣彪悍。或許是繼承了上古時代東夷民族的戰鬥精神,這一帶似乎總是歷史上的造反高發地區。和漢高祖劉邦“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的作風一樣,朱溫同樣是“不事生業,以雄勇自負,里人多厭之”。這樣一個不甘於爲人傭工的朱溫很難在東家劉崇家裏得到善待,劉崇是“以其懶惰,每加譴杖”。但是,劉崇的母親卻對朱溫很好。

素懷大志的朱溫不會甘心一直傭耕於人,他在等待着能夠實現階層躍進的機會。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朱溫,顯然沒有機會通過科舉應試實現這種躍進,於他而言,唯有社會大動盪纔是他的良機。唐末的王仙芝、黃巢之亂拉開了李唐帝國崩潰的序幕,也成爲社會底層的甿隸之輩能夠迎來躍進式的崛起機會,販夫走卒皆能登堂入室,甚而稱王稱帝。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漢高祖劉邦

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朱溫與二哥朱存一起離開了服務多年的劉崇家,投奔了黃巢軍。從加入黃巢軍到跟隨黃巢部隊於廣明元年(880年)攻陷長安,期間不過三年時間。關於朱溫這三年的經歷,史書記載甚爲寥寥,僅見於《舊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中“以力戰屢捷,得補爲隊長”這一句。進入長安之後,黃巢即位爲“大齊皇帝”,任命朱溫與張言、彭攢、季逵爲“諸衛大將軍、四面遊奕使”。

中和元年(881年)二月,朱溫以黃巢集團東南面行營先鋒使的身份南攻南陽。七月,朱溫從南陽回師不久,西去興平抵禦邠州、岐州、鄜州、夏州所來之唐軍。中和二年(882年)年二月,朱溫率軍自丹州南進,攻克同州,出任黃巢大齊政權的同州防禦使,與唐軍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隔黃河相拒。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黃巢

朱溫的對手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實力雄厚,朱溫與其數次交戰,始終寡不敵衆,向大齊朝廷上了十道表章,求派援軍,但是,朱溫的奏請都被黃巢的近臣——尚書右僕射、左軍使孟楷壓下了,並未抵達天聽。朱溫手下的謀士謝瞳遊說朱溫降唐:

今將軍勇冠三軍,力戰於外,而孟楷專務壅蔽,奏章不達,下爲庸才所制,無獨斷之明,破亡之兆必矣。況土德未厭,外兵四集,漕運波注,日以收復爲名,惟將軍察之。

爲了個人政治前途和整個集團的存亡,中和元年八月,朱溫決意以同州之軍投降王重榮。王重榮大喜,認爲朱溫是“武銳可用”,隨即飛章上奏流亡在成都的唐僖宗。諸道行營都統王鐸奉旨任命朱溫爲“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等使”,不久之後,謝瞳奉謝恩表至成都行在,九月,唐僖宗朝廷下詔,任命朱溫爲左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賜名全忠,從此朱溫就成爲朱全忠。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唐僖宗

此時的朱溫,已經形成了一支自己的班底,在日後的歷史上稱之爲“元從”,其核心成員大多來自朱溫家鄉所處的淮海地區,他們應該是與朱溫差不多時候在黃巢隊伍過境時加入。這些人主要有徐州豐縣朱珍、曹州南華龐師古、汴州尉氏叔瓊、宋州下邑鄧季筠、毫州譙縣張存敬、毫州焦夷徐懷玉。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唐僖宗授朱溫爲宣武軍節度使。是年七月初三日,宣武節度使朱溫率所部數百人至汴州。即今日開封。當時的汴州交通便利,物產豐饒,“水陸要衝,山河形勝,乃萬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達之郊”。宣武軍又是一個決定天下局勢的戰略要地,正如韓愈所說的“天下之鎮,陳留爲大,屯兵十萬,連地四州,左淮右河,抱負齊楚,濁流浩浩,舟車所同。”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黃巢進軍路線

朝廷任命朱溫爲宣武軍節度使,有着很深層次的戰略考量。首先,朱溫起初在唐軍中的職務是“左金吾衛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兼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等使”,鎮守潼關,阻斷了黃巢隊伍東去的出口。在朱溫扼守潼關的情況下,黃巢只能“夜奔,衆猶十五萬,聲趨徐州,出藍田,入商山”。朝廷任命“宣武軍節度使”激勵朱溫,目的就是堵住黃巢東去的道路。

第二個目的,唐廷企圖以朱溫對付秦宗權。陶嶽《五代史補》中說,“黃巢滅,淮、蔡間秦宗權復盛,朝廷以淮、蔡與汴州相接,太祖汴人,必究其能否,遂移授宣武軍節度使,以討宗權。”事實上,當時的黃巢勢雖然遭到重創,但是並未被消滅。許州牙將出身的秦宗權在廣明元年(880年),趁軍亂佔據蔡州。

好喫懶做的鄉間無賴,最後當了皇帝,卻在家宴上被親哥哥痛罵一頓

黃巢

黃巢在西線受挫之後,派其“驍將孟楷將萬人爲前鋒,擊蔡州,節度使秦宗權逆戰而敗;賊進攻其城,宗權遂稱臣於巢,與之連兵”。黃巢與秦宗權聯手之後,合兵圍困陳州,並且“營於州北,立宮室百司,爲持久之計”,“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濮、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秦宗權和黃巢侵襲的這些州府與汴州都相去不遠,朝廷將朱溫任命爲宣武軍節度使,有藉助他來翦滅黃、秦勢力的意圖。

唐廷以朱溫出鎮宣武軍,用意不可不謂深遠,但是出任宣武軍節度使又是朱溫霸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