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夜消失近300億元的康美藥業,收到上交所發來的監管工作函!

簡單來說,上交所要求康美藥業查清差錯原因何在?責任人是誰?還有無未披露差錯?和大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往來關係?

上交所官網截圖


而4月30日,由於這突然消失的300億現金,康美藥業迎來股債雙殺。公司股價全天封死一字跌停,報9.54元,市值爲475億元。同時,康美藥業“15康美債”跌20%後臨停,後被拉昇縮窄跌勢。



近300億貨幣資金一夜蒸發

不瞭解劇情的朋友先簡單回顧一下:

4月30日,康美藥業全天封死跌停了,原因是出了一個神奇的審計修改公告:2017年的貨幣資金多計算了299.4億。

具體如下: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應收賬款少計6.41億元;存貨少計195.46億元;在建工程少計 6.32億元;由於公司覈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 299.44億元。

近300億貨幣資金,說沒就沒了,這一操作不僅一舉突破“康得新”剛創造的百億造假記錄,更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吐槽:有網友稱這是資本市場近30年最惡劣的造假事件。


上交所火速發來監管函

對此,上交所第一時間就公司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等有關事項發出監管工作函,關注其會計差錯的原因以及涉及的具體事項。

上交所官網截圖

凌晨2:30的道歉信

在收到監管函7個多小時後,康美藥業發表了董事長馬興田署名的道歉信。

馬興田在《致康美藥業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2018年,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嚴峻,國內經濟面臨困難和下行壓力,民營經濟遭遇了衝擊,醫藥行業在調整和動盪中跌宕起伏,康美藥業也遇到了極大挑戰。但是,公司堅持發展以中藥飲片爲核心的中醫藥產業,積極培育公司發展新動能。同時,“對於公司治理不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規範等問題帶來的困擾,我們向所有股東朋友們致以最誠懇的歉意,同時也感謝股東對康美藥業一直以來的支持!”

下一步,公司將加快實施“發展實業、聚焦主業、瘦身健體、固本強基”的基本戰略,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公司財務管理能力,改進公司內部管理,強化公司內部管控,聚焦中藥飲片核心業務,以智慧藥房爲抓手,形成高粘性C端商業模式,實現由傳統型中醫藥製造企業向精準服務型中醫藥大健康企業轉型。

22萬投資者被坑多家機構中招

一季度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22.35億股。

而記者留意到,4月29日康美藥業的融券數量激增,從747.9萬直接翻倍至1571萬,料是又有不少資金搶跑了。


上市後未更換過審計機構


康美藥業財報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提供財報審計的正中珠江自然是難辭其咎,那這究竟是傢什麼公司呢?


按照正中珠江官網介紹,公司一直將IPO和上市公司審計作爲核心業務,能夠爲國內上市或擬上市企業提供財務報表鑑證、定期披露以及內控審計等服務。除了康美藥業,正中珠江服務的上市公司還包括茂名石化實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等。截至目前,公司服務的的上市公司(含已過會)有87家之多

正中珠江與康美藥業的牽手始於2000年,康美藥業當時正在籌劃登陸A股。公司上市招股說明書披露,正中珠江對公司2000年度及2001年度的生產經營及盈利預測情況予以了審覈驗證。更早之前,康美藥業在併購廣東康美25%股權時,聘請了正中珠江前身——廣東正中會計師事務所對標的進行專項審計。


在康美藥業上市後,正中珠江也繼續成爲公司年度財報的審計機構,雙方完全沒有“七年之癢”。


累計算來,正中珠江連續給康美藥業過往17份年度財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然而,隨着康美藥業在去年10月深陷財務疑雲,其與正中珠江之間的“友好”合作也被打破。


自康美藥業上市後,正中珠江每年從公司獲得了不菲的服務費用。


記者梳理康美藥業定期報告發現,在2001年~2008年,公司支付給正中珠江的報酬大多在30萬元左右。到2009年,正中珠江獲取的報酬開始大幅度攀升。2010年、2011年、2012年,正中珠江獲得康美藥業支付的報酬分別爲120萬元、180萬元、230萬元


自2013年起,康美藥業還聘任正中珠江擔任公司內部控制審計,費用爲120萬元。加上年度審計費用,這一年,上市公司向正中珠江合計支付了370萬元。此後幾年時間裏,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節節攀升。2018年度,公司向正中珠江支付的審計費用達640萬元


會計師在“重大差錯財報”上簽字畫押


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連續19年爲一個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恐怕很難保持獨立性和客觀性。


一位上市公司董祕表示,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合作年限沒有限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上市公司通常不會更換審計機構,只是簽字的會計師每隔5年需要更換。”


有會計業內人士也稱,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曾印發《中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應定期輪換項目負責人及簽字註冊會計師。


記者梳理康美藥業財報歷任簽字註冊會計師發現,在18份財報審計報告中,楊文蔚簽字12次,何國銓11次,吉爭雄5次,張靜璃5次,熊永忠、劉火旺、劉清各1次。楊文蔚、何國銓的確是間隔着簽字,連續簽字次數未超過5次


在出現重大“會計錯誤”的康美藥業2017年財報中,簽字會計師爲楊文蔚、張靜璃。

值得一提的是,楊文蔚、張靜璃在康美藥業2017年度審計報告上籤章認爲,公司2017年度財報符合會計準則,公允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在康美藥業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上,兩人也簽字畫押稱,康美藥業保持了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公開資料顯示,楊文蔚出生於1970年,爲正中珠江的出資人之一,曾爲證監會第17屆發審委委員候選人(最終並未入選);如意集團2016年發佈的信息顯示,張靜璃出生於1965年,當時擔任正中珠江部門副經理。


在上述會計人士看來,由於財務審計工作的複雜性,對於會計師在康美藥業歷屆財報審計中是否勤勉盡職的問題,外界暫時無法評判。


騰訊財訊綜合自央視財經、每日經濟新聞等。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騰訊立場


實時行情、7*24資訊、熱點解讀……一站式貼心投資服務,盡在騰訊財訊微信公衆號(qqstock)。


看都看完了,還不點這裏試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