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120多所大学的英检门槛被指违法,开第一枪控告政大的赖怡伶(右)今早在政大师生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呼吁仍有英检门槛的各大学学生起身捍卫自己权益。(记者林晓云摄)

2018-09-07 10:44

〔记者林晓云/台北报导〕高教再爆争议!120多所大学目前设定英检(外检)门槛,依最高行政法院今年8月的判决有违法之虞。政大今年1月已废止外检门槛,政大师生今早召开记者会,指最高行政法院判决直指,限定学生应先参加校外之外语能力检核,不通过才能修习学校外语进修课程,并不合理,已逾越大学自治之合理和必要范围,应属无效,呼吁其他仍有英检门槛的大学学生捍卫自己的权益,目前已有清大、中兴大学、中山大学等10多校学生开始关注。

政大外检毕业门槛诉讼案的当事人赖怡伶表示,她认为政大外语检定毕业门槛是零学分教育内容,且将考核外包给校外业者是违法制度,因此在去年2月提起行政诉讼控告政大,历经一年半,最高行政法院于今年8月23日作出判决,她虽被判决败诉,但最高行政法院判决理由,直指现行多数大学实施的英检门槛确实有违法无效之处。

政大学生们到场声援学姐,学生会权益部部长许人友表示,除了英检门槛争议,政大也发起「废除零学分课程连署」,目前已有台大等10校学生参与。学生议会议长陈柏翰亦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大学是社会的良心,课程不应造假,学分不应空虚,更不应恣意订毕业标准,呼吁各大学以实质授课取代强迫委外的检定,英语课程正常化,回归诚实办学的教育精神。

赖怡伶表示,政大今年一月透过校务会议表决,已决定废除外检门槛,但台湾现在还有100多所大学实施外检门槛,且其中多数大学依然维持最高行政法院认定违法的先检定再教学政策,她期盼所有大学能自爱、自重与自治,回归教育本质,主动废除错误且违法的英检门槛,也呼吁全国大学生针对学校的违法制度付诸行动,捍卫自己的受教权及财产权。

社会系系主任黄厚铭表示,英语检定门槛制度的背后是想要推动国际化,却把国际化变成英语化、美国化,非常狭隘、空洞和速成,修课和开课是学校最重要工作,不能以考试结果作为修课资格。

语言所特聘教授何万顺表示,他要向赖怡伶致敬,多益考855分,却牺牲自己2年时间,无法毕业也无法考律师,今年4月才拿到毕业证书,替全国大学生争权益,他也要向义务律师陈易聪致敬,政大赢了面子,却输了里子,有这个规定的大学都要皮皮剉。

法律系副教授陈志辉表示,此虽是单一案件,但代表最高行政法院的普遍见解,在大学自治范畴中,所作限定必须是必要合理,英语能力标准不应外包给厂商检定是否具有资格,大学本身要有能力去检定,不应把教育责任外包,且应扛责使学生达到一定外语的毕业门槛,这才是大学真教育,而非假教育。

广电系教授郭力昕表示,他大学是外文系毕业,硕士和博士在英美取得,没有反对英文的情结,但英检对英语实质能力没有帮助,亦无主体性,而是把英文视为高级东西,突显被殖民的心态。

  • 目前有120多所大学的英检门槛被指违法,政大师生今早开记者会,呼吁仍有英检门槛的各大学学生起身捍卫自己权益。(记者林晓云摄)

    目前有120多所大学的英检门槛被指违法,政大师生今早开记者会,呼吁仍有英检门槛的各大学学生起身捍卫自己权益。(记者林晓云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