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後,唐朝出現藩鎮割據的問題,部份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自成一國,大大削弱了中央的統治力量,當中特別以河朔三鎮最為跋扈。

唐憲宗在永貞內禪廢黜父親唐順宗即位後,決心「以法度裁製藩鎮」,銳意出兵對付強大的外藩,以穩政權。於是,他採納了宰相杜黃裳之建議,開始征伐不服之藩鎮。

唐憲宗 (網上圖片)

元和元年,平劍南西川節度使劉闢,打開了勝利之門。之後,又乘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田興受鎮兵擁護掌權,中央任命為節度使,成功將之安撫,歸順中央。

不過,在元和九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割據申、光、蔡三州,憲宗發兵近九萬人討伐,久戰無功,初嘗敗績。戰事一拖再拖,直至數年後,宰相裴度親自赴前線督師,再派節度使李愬出兵,討平淮西鎮節度使吳元濟。

唐朝騎兵 (網上圖片)

之後,憲宗再收伏多個州份,包括元和十四年,劉悟殺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降唐,收復淄青十二州等。同一時間,成德王承宗、盧龍劉總相繼自請離鎮入朝,藩鎮割據的局面暫告結束,史稱「元和中興」。

不足一年,憲宗疑被宦官內常侍陳弘志和王守澄合謀毒殺。繼位的唐穆宗,因處置藩鎮不當,激起兵變,河朔三鎮再度叛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