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题由您来写,您如何破题及发挥呢?

中国大陆本月7日举行称作「高考」的大学入学考试,共有942万考生应考。各省市的国文作文考题不同,今年被网友选出难度最高的,是安徽及浙江的考题。《好读周报》采访作文名师,分析如果碰上这类难题,该如何拆解?

大陆高考日前刚结束,被考生指为「最难」的作文分别是安徽卷〈显微镜下的蝴蝶〉,以及浙江卷〈文章与人品〉。台湾的高中老师与补教老师分析,大陆作文出题方式活泼、变化多,更可以检测出学生程度;台湾作文出题引导性强烈,才容易出现考生举例大同小异的问题,如今年会考国文作文题〈舍不得〉,很多考生都以祖父母过世为主题。

安徽卷/显微镜下的蝴蝶

难度:★★★★★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浙江卷/文章和人品

难度:★★★★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著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显微镜下的蝴蝶〉考不同角度判断事件

〈显微镜下的蝴蝶〉出自科普材料,分析蝴蝶的翅膀在显微镜下是凹凸不平,呈现透明、无色彩,会产生斑斓颜色是因光线折射而成,要考生根据此材料作文。台北市景美女中国文科老师陈嘉英说,「透明」和「光线」是关键字,考生要先理解文章意旨,才能据此做出好文章。

陈嘉英说,蝴蝶的翅膀(人、艺术)能色彩斑斓,跟外在环境(教育、社会)变化相关。考生可以思考,如莫内为什么被称为光线大师,因为当时欧洲的艺术发展跟工业发展有其关联性。

「此题在测试考生能否用不同角度来判断事件。」陈嘉英说,考生可以举课本例子,如曹操过去被称为奸雄,但他是不是有另外一面?而孔明草船借箭就是妙计吗?光线有没有打对位置?你若是观察蝴蝶翅膀的人,有没有捕捉到蝴蝶的美?都是不错的切入角度。

〈文章与人品〉考世界不是单一标准

另一篇浙江卷作文题〈文章与人品〉,描述两种观点:「言如心声、文如其人」,还是「心画心声总失真」,考倒大批考生。

陈嘉英解析,〈文章与人品〉出题类似PISA的出题方向,过去学测也考过类似的非选择题,让学生判断「何谓文学」,考生如果要写「文如其人」,可以使用苏彻、曹丕的生命观,他们认为文章就是解释真实思想与感情,文学就是「自我生命的告白」;但也要去反驳另一观点,证明自己为何支持「文如其人」。

写文并不如其人的考生,可从创造力、想像世界的开展来论理。陈嘉英说,此题测验考生「世界不是只有一种标准」的论述能力。

补教老师简诤说,台湾的会考、学测非选择题都考过如「显微镜下的蝴蝶」及「文章和人品」的题目,只是并未出现在作文题目,考生阅读能力要够,并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写得好。大陆还考过〈给墨子的一封信〉、〈给北京的符号〉,台湾考生也可以自己试著写写看,挑战一下。

 

文章出处:http://udn.com/news/story/6947/993232-显微镜和蝴蝶?-安徽高考作文难度5颗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