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波拉皮 vs 电波拉皮 之六  
利用聚焦式超音波,音波能量可以集中控制在很小范围内,百分95的能量可以集中在宽度不到0.5mm的深处小点

 

说到美容回春的治疗,
 自从有了3D聚左旋乳酸,3D就变成了一门显学,
 凡是美容治疗的机器和针剂必称3D,甚至还有4D、5D,乱D一通,
 所谓2D就是平面的X轴和Y轴,3D就是加上立体的Z轴,
 如果4D就是加上时间,其它的就是乱来的。
 
这些宣称的D其实就是「立体效果」,
 音波和电波各自诉求的立体加热效应到底有什么不同?
 有时候我觉得不同产品之间不一定要是竞争对手,
 也可以是朋友!
 
立体加热和立体效应其实是不同的两件事,
 电波是体积加热模式,它的能量一定是立体传播,这是无庸致疑的,
 电波有外部的冷却系统,加上反复施打,能量重叠,
 虽然能量是由外而内逐渐递减,
 最高温其实并不是发生在皮肤表面。
 而加热的组织由外到内都有,靠近外面和表面的能量够,作用明显,
 所以垂直的纵格,真皮的收缩,表层脂肪的作用是电波效果的大宗。
 
音波是固定深度,同层加热,
 就脸部的弧度这么多弯弯曲曲,顺势加热,这概念也不能说是纯平面,
 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立体。
 音波仪器所强调的立体是不同深度探头分层加热的结果,
 这与电波仪器的立体加热的涵义有很大的不同。
 
就手术拉皮的原理而言,
 手术剥离筋膜上方的空间也在同一平面上,
 同一层的组织缩短时,带动上方的组织移动绷紧,
 虽然作用在单一层面,成就的是立体效果。
 
回到音波和电波来说,
 音波作用在同层的强度若足够,所发挥的实际临床改善效果是大的,
 电波垂直加热的模式如果应用在脂肪分隔松弛的区域,也挥发生很大的效果,
 很多时候治疗的医师会很念旧,
 治疗音波时会习惯用电波的方式,治疗电波时会习惯用雷射治疗的方式,
 如果作用在立体的人体真能发挥不错的效果,
 应该这些效果都是立体的。
 
如果因为期望立体效应而把原本应该平面作用的治疗模式用立体的方式来打,
 可能反而牺牲原本厉害的地方,就很可惜了!

 

音波拉皮 vs 电波拉皮 之六  
由于加热的温度高,深度够,极线音波拉提一次治疗后约半年,可以看出明显的松弛改善效果(Ulthera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