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華為因為他的成功,成為了很多企業家模仿的對象。甚至有100多個人的小公司就學習華為搞輪流CEO制,但好多公司都倒在了學習華為的路上。我們應該怎麼向華為學習?學習華為的什麼?

今天,通過王育琨老師與任正非的三次對話,我們來聊聊華為成功的魂

本文摘自 王育琨老師 於【創騏雲課堂】中講課的內容。王育琨--中國商業思想家,曾與稻盛和夫,任正非等一線企業家深度交流。

1.以客戶為中心,靠絕活賺錢

那是在2013年5月14號,任總到北京出差,約我在貴賓樓飯店喝下午茶。

我跟任總說:我發現研究中國企業不研究華為是不行的。

任總說:你這個定位是有問題的,不是這樣的,我們華為不是中國企業,華為是全球化企業,不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公司。

如果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公司,那就是以中國人為中心,我們華為是整合世界資源來為世界的用戶提供服務。

我常說做企業就像磨豆腐,我們就是要磨出最好的豆腐,為什麼呢,因為我的爹要喫豆腐,我的娘要喫豆腐,我的孩子要喫豆腐,磨豆腐是給用戶喫的。我們要整合世界資源,磨最好的豆腐,為世界人民服務。

這一通說話,一下子就把華為的定位說清楚,而且給了我非常強勢的震撼。

其實華為的定位很簡單:華為是全球化企業,如果說華為有信仰的話,那就是以客戶為中心,磨最好的豆腐給天底下的用戶喫。

人靠絕活立身,企業靠好產品掙錢,只說理念,不做好產品就是騙子。如果你沒有這個絕活你就承載不了你的精神和哲學,這條是共通的。

2.以眾人之私,成就眾人之公

第二次交談是在2015年,任總帶著我去參加了他的一個高管彙報會。

我說:任總,這是今年第三次來華為,感覺很不一般。其他公司請我去講稻盛哲學,就是想用稻盛哲學改變人的工作態度,讓員工多幹活少拿錢。但是華為沒有啊,我到華為感覺到,華為就是想讓員工掙更多的錢。

任正非打斷我說:王老師打住,你別拔高我,我告訴你,在私慾上我跟我的員工同流合污。

我說任總你在堵我嘴呢,我當然知道你有私了,你的私大了去了。

華為跟其他公司不一樣在於,華為正在激勵每一個人的私慾,對錢的慾望,對權力、機會、名譽的慾望都激勵出來

有些員工從偏遠的山區來了,他為啥活,他要改變他家族的命運,改變自己的命運。您知道這一條,所以激發這一些。

古有曾國藩是以眾人之私,成就一己之公,我說給你改倆字「以眾人之私,成就眾人之公」。

所以那些學華為股份制的人,你真想學虛擬受限股嗎?那麼你先回到以眾人之私成就眾人之公,有了這個本心,發現了員工真實的痛點,給出恰當的激勵。採取哪一種形式只是一個象,重要的是你的本心。

3.聚集--華為30年成就的密碼

第三次交流是在2016年2月25號,我被邀請去華為巴塞羅那的博覽會,在那裡與十個大咖跟任正非的一個小範圍交流。

我們就問嘛,華為能走到今天,你到底憑什麼?

任總說:很簡單,聚集啊!

任總說他從44歲創業,人生走得最窄的時候,他自己意識到他什麼都不行,都不能,所以他只能發揮員工的力量。

然後聚集每一個員工的能力、潛力,所以開始都是授權,你要怎麼著就怎麼著,咱們先幹吧,先一起活下去!這種感覺都挺好,每一個人都特有權,這就是開始的第一個階段時候的聚集。

發展到第二個階段的聚集可就不一樣了,這個聚集真正的是在全球在整合資源,在全球整合資源做好產品,建了50多個一流的研究所。

他說我華為,要在全球建立最強大的供應鏈,對每一個供貨商,我都要讓他賺到錢,並且跟著我就要賺到大錢,賺不到大錢,你就不能到我的供應商團隊裡邊來。

華為30年,都是在聚集,不管是內部人才資源,還是外部資源,華為都可以整合最優質的資源為我的最終產品來服務,這樣的話就是我們一起來提供最好的產品。

我想,華為的成功,用王育琨老師的一句話可以概括

學習他人的前提是守住自己,華為實際上就是一個守住自己的典範。

回歸企業初心,去掉你的私,你的同理心能夠波及到更大共同體。那麼你的學習,就到位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