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英雄,明朝晚期瀘州一代奢王的傳奇人生

古時候永寧就是今日的敘永,因爲屬於邊州,西南地區民族混雜,明初奢香夫人起,就非常重視這裏。其實從唐朝起就採取的羈縻州的懷柔政策。

今天要講的這位傳奇人物,就是明代當時永寧的彝族酋長奢崇明。他也算末代奢王了。一生充滿傳奇,聽我細細道來。

奢崇明(?-1629年),彝族,永寧宣撫司人,藺州彝族土司奢氏後裔,世居落鴻(今古藺),爲人剛正,嫺熟弓箭槍法,通漢語,廣交遊。

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永寧宣撫使奢效忠病故,其妻奢世統無子,妾奢世續有子奢崇周。奢崇周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襲任永寧宣撫使職,翌年病故,無子襲任。

奢崇明爲永寧宣撫使奢效忠弟奢盡忠之子,幼孤,過繼伯父永寧宣撫使奢效忠,由奢效忠、奢世統撫養成人。奢崇周死後,朝廷議命奢崇明暫管宣撫事。

因奢崇周的生母奢世續與奢世統有舊怨,便竭力阻止奢崇明掌管宣撫事,拒不交出宣撫使印。這樣,雙方展開了一場兵連禍接20餘年的奪印之戰。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川、黔總督出兵干涉,調停奪印之爭,治罪奢世續等人,詔命奢崇明爲永寧宣撫使。

亂世出英雄,明朝晚期瀘州一代奢王的傳奇人生

天啓元年(1621年),明朝廷詔調川兵援遼。奢崇明上奏請調馬步兵2萬援遼,明朝廷准奏。奢崇明與子奢寅借調兵援遼,遣幹將樊龍、張彤等率兵至重慶九月,巡撫徐可求移鎮重慶,調永寧兵,淘汰其老弱士兵,樊龍等乘機造反,殺巡撫徐可求和道、府、總兵等官20餘人,佔據重慶。

隨即張貼奢崇明文告,建國大梁,改元瑞應。奢崇明設丞相王府等官,統所部士兵數萬,分兵三路佔州水口、綦江、瀘州,奢軍長驅直入,攻合江、納溪,破瀘州,陷遵義、長寧、永川、營昌、壁山,殺興文知縣張振德,於10月進圍成都,陷新都、內江,佔據裨木、龍泉諸隘口,全蜀爲之震動。

布政使朱燮元、周著和按察使林宰率軍分門固守成都,奢軍屢攻不下,石柱土司女官秦良玉遣弟秦民屏帶兵4000增援重慶明軍,自己親率6000精兵,沿江而上增援成都明軍,在牛頭鎮大敗奢軍,收復新都。其他各路援兵也連連大敗奢軍。

天啓二年(1622年)三月,奢崇明部將羅乾象密降朱燮元,朱燮元乃遣部將詐降,引誘奢軍至城下,裏應外合,伏兵破之。當晚,羅乾象在奢軍中縱火焚營,朱燮元率兵猛攻,奢軍大敗。

亂世出英雄,明朝晚期瀘州一代奢王的傳奇人生

奢崇明父子敗走瀘州,羅乾象遂率胡汝高等降。成都被圍困百日始解。朱燮元率軍乘勢收復州縣衛所40多,惟重慶爲樊龍所據。樊龍收餘衆數萬,據重慶險塞。六月,在朱燮元的率領下,明軍與平茶、西陽、石柱三土同合圍重慶,樊龍、張形皆死於亂軍之中,遂收復重慶。不久,明軍又收復長寧、瀘州等地,俘虜奢軍丞相何若海。

天啓三年(1623年)五月初,朱燮元率軍攻克永寧,樊龍戰死,奢寅受傷,奢崇明父子敗走紅巖大屯。

明軍又攻佔紅巖大屯,連拔天台、白崖、楠木諸屯,撫定紅潦48寨,奢崇明敗走舊藺州城。

明軍參將羅乾象率部破舊藺州城,焚九風樓,奢崇明父子又敗走水西龍場。

奢崇明與水西土司安邦彥結盟聯合反明,奢崇明稱大梁王,安邦彥稱四裔大長老。其餘部將各稱元帥,天啓四年(1624年)春,奢安軍舉兵反明,佔據貴陽赤水,進軍永寧,殺貴州巡撫王三善,並多次大敗明軍聲震川黔,史稱“奢安之亂”。

崇禎元年(1628年)初,朱燮元總督貴、湖、雲、川、廣諸省軍務。朱燮元親率大軍駐陸廣,逼大方,檄雲南,兵下烏撒,四川兵出永寧去畢節,明軍總督許成名、參政鄭朝棟由永寧復赤水,圍剿奢安軍。

亂世出英雄,明朝晚期瀘州一代奢王的傳奇人生

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朱燮元授計許成名誘奢安軍深入永寧。許成名率部與奢安軍交戰,佯裝敗走,退走永寧。奢安軍緊追不捨,在永寧城南五峯山、桃紅壩遭四川總兵侯良柱、副使劉可訓等部伏擊,奢安軍大敗。明軍又乘勝追擊,大敗奢安軍於紅土川,奢崇明、安邦彥皆戰死於亂軍之中,長達九年的戰亂就此平息。

奢崇明治軍嚴謹,不妄殺無辜。當他率兵進取南溪縣時,知縣王碩甫頑固對抗,致奢部總兵羅祖貴等17人死難。崇明告誠部署:“王知縣是孝子,又是清官,破城之日,不得殺害。”

後城破,有一羿兵衝入衙署,刺殺王碩甫奪印而隱名不報。崇明懸金刀於庭,召衆曉諭,誰殺王知縣者,自報領賞。羿兵獻印自承,崇明責其違令,斬首。

同時以厚禮葬王,親致哀悼,頌其忠考。一次攻赤水時,名將指揮官張大壯戰死,遺下兩個年幼孫兒,崇明善爲撫養,清師教二孩彝語及武藝。

奢安聯軍攻烏撒時,守衛官管良,集漢人70餘戶逃避於清水溝和吳二溝兩地,“堅壁清野”對抗聯軍。吳二溝破,崇明不以爲罪,曉諭漢人等安心生計,無一傷害。

奢崇明的形象,頗帶傳奇性色彩,古藺人稱“奢王”。舊古藺土司府後有“奢王墳”遺址,疑爲奢崇明遺塚。墳前兩側豎有高二丈餘的方形石柱,後人即取該地名爲“石柱嶺”至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