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部門目前對APP線上推廣需要支付較多的渠道推廣費用,但不同渠道帶來的用戶質量、活躍度、消費能力參差不齊

為了支持流量部門高效推廣,減少對垃圾渠道的投放費用。需要對部分投放費用較高,但是營收、活躍度轉化較低的渠道需要重點分析

對於渠道流量進行分析的幾個關鍵指標:

根據AARRR模型,從獲取用戶到用戶付費環節依次遞進的關係,這裡主要從激活、留存、付費三個環節展開

1)激活環節

激活註冊轉化率:用戶從應用商店下載APP後,不一定都會有註冊行為。對於刷下載量、用戶為搶紅包、賺積分等目的而進行的下載,後續的註冊量會很低。對於一些問題渠道來說,他的激活註冊轉化率(註冊量/激活量)會遠低於正常渠道;

激活時間: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部門為沖KPI而刷下載量),一些問題渠道的激活時間會存在問題。正常來說,用戶激活時間也符合人的正常作息時間段,而異常渠道因為存在機器刷量的情況,激活時間段分佈也就沒有那麼規律了,下圖就是一個栗子:

橙色和黃色線對應的渠道的激活時間分佈存在一些不正常。

2)留存環節

7日留存率:對正常渠道來說,該渠道的用戶下載APP是為了使用,後續的留存會多一些。而對於刷量、刷積分下載、搶紅包下載等目的而下載的來說,下載激活後可能接著就卸載掉或再不使用了。從7日留存率這個指標也能看出一些問題渠道;

訪問深度:這裡就指PV/UV了,對於渠道來說PV只該渠道一定時間段內的用戶總訪問量,UV只該時間段內訪問用戶數,相除代表該渠道每個用戶平均訪問頁面數。正常來說,用戶下載了APP即時不註冊也是為了使用或查看資訊等目的,因此訪問深度不會很低。而問題渠道的用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使用產品,因此這些渠道的訪問深度就很低了;

3)付費環節

⑤用戶獲客成本:對正常渠道來說,獲取的付費用戶量按照AARRR這個模型一層層下來,付費用戶數/激活用戶數(即付費用戶獲取比例)會在一個正常邏輯區間內。而對於垃圾渠道來說,激活用戶人數可能會很多,但是付費用戶人數很少,就會導致付費用戶獲取比例極低,用戶獲取成本高的驚人....


現在刷下載的供應商很多,在流量分析時候對刷下載的供應商進行一些調研,瞭解他們的刷量模式和報價也是對分析很有幫助的。這會刷量不僅能刷激活、還能刷註冊、刷留存、刷好評....反正我們分析什麼指標,他們都能刷這些指標的值....

但是垃圾渠道就是垃圾渠道,再怎麼刷還是能分析出問題和破綻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