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記者 林蘊 報道)近兩天,香港一家以經營“網紅奶茶”的公司火了,這家名爲賓仕國際的公司3月14日正式在港股市場掛牌,首日收於3.98港元,較1港元的發行價暴漲298%。3月15日開盤後最高漲至7.9港元,不到兩個交易日內漲幅700%。全天共成交11.41億港元,換手率高達92.36%,總市值達到15.92億港元。

賓仕國際被稱作香港市場的首隻“奶茶股”,而這家珍珠奶茶零售商和糖果經銷商,正是香港最有名的網紅奶茶店“天仁茗茶”背後的公司。

"天仁茗茶"受市場及資本追捧

賓仕國際能獲得如此高的市場熱度,離不開它的身份——“天仁茗茶”的特許經銷商。在某種程度上,“天仁茗茶”已成爲賓仕國際的關鍵命脈所在。

按“天仁茗茶”每杯茶飲平均售價20.3元推算,旗下分店有望每日賣逾18000杯飲品。

天仁茗茶收益的增長也直接受益於其零售店數量的增加。據瞭解,天仁茗茶目前在香港有32間零售店,主要提供臺式外賣茶飲,包括珍珠奶茶、果茶、果汁等。

據悉,在截止2017年10月31日的一整年內,三大連鎖品牌佔香港連鎖茶飲市場的總收益達到62.4%,其中天仁茗茶以約24.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以近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佔據香港連鎖茶飲市場的龍頭地位。

在天仁茗茶持續火爆的影響下,近3年來賓仕國際整體的營收也得以穩步增長,從2015年到2017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收益2.83億港元、3億港元、3.68億港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15%。那麼爲什麼網紅奶茶店如此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

喜茶的爆紅背後

在中國內地茶飲飲料界,與“天仁茗茶”類似的喜茶可謂是一枝獨秀,想喝就得排長隊,每天賣出3000杯以上。

社會化營銷觀察者、艾瑞網專欄作者何雙宇指出,現在“網紅店”爆紅的速度越來越快,除了品牌本身爲推廣做了很多功課外,與“互聯網原住民”的消費習慣也不無關係。

現在年輕人在購買網紅產品後,第一個舉動就是拍照發朋友圈。何雙宇認爲,“口碑傳播與熟人傳播本來就是最有效的傳播方式,而網紅食品以‘有圖有真相’的形式,通過社交網絡快速發酵,最終形成了滾雪球的效應。”

雖然什麼是消費升級人們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總願意爲“額外的價值”買單,這種價值也許是體驗、名氣、從衆心理,又或者是單純的產品包裝特色。

劉強東豪擲5億,投資奶茶店“因味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越多越多的熱錢將涌進奶茶行業,這也意味着喜茶們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資本運作下的“網紅奶茶”店

我們不難看到,除了營銷手段的變化外,不少網紅店背後,更有資本推手的影子。

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6月,喜茶獲得來自IDG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總計超過1億元的投資,這直接促使它啓動了跨區域策略。

喜茶的未來還充滿了變數,既然如此,爲什麼投資人還要豪擲1億投資喜茶?

IDG資本曾公開解釋投資喜茶的原因:“喜茶代表了消費升級的精神本質”。

投資人看中的,正是喜茶的“錢”力。當喜茶的融資增長到某一階段後,投資人會合力把喜茶推上市,一旦上市成功,喜茶又將達到另一個資本新高度,正如“天仁茗茶”一樣。

根據中信證券的數據,新中式茶飲的潛在市場規模在400億元至500億元。

據悉,500億元屬於中上規模,在餐飲行業中,比如生煎、鴨脖、辣椒醬等品類食品規模都在400億元左右。而奶茶作爲小品類的餐飲行業,規模能達到500億實屬不易。

業內人士還認爲,喜茶等網紅店的資本運作的理念和它的走向,可以看做是傳統商業轉型的一次試驗。如果它能帶來成功的示範效應,那麼未來,美容美髮、本地餐飲等傳統行業也可能走上這條路:“資本與傳統行業結合後,提供的不僅是錢,還爲相關行業注入的新的商業理念和營銷策略,從而讓傳統行業更具吸引力。”

不過,“資本推手”也有弊端。在資本的助推下,品牌實現了飛速發展,爲資本投資方帶來了真金白銀。此時,資本方即便急流勇退,也已經獲得投資回報。

事實上,大部分網紅都會遭遇如何維持人氣的難題,隨着人氣跌落,精明的資本方恐怕不會選擇繼續支持,取而代之的是退出。

此外很多網紅店的准入門檻低,市場很快出現替代者,消費者的興趣又在下降。此時,缺乏資本支持的經營者就可能難以爲繼。這就解釋了爲何那些曾經輝煌的網紅品牌最終選擇了撤櫃退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