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0080854  

FreeDigitalPhotos.net

职场待久了,一定会常听到一句话:『会吵的小孩有糖吃。』

这句话我从进入社会第一年就听到长辈告诫,在明争暗斗的职场,你会不会吵、什么时机吵、用什么姿态吵,在在都是学问。

吵赢了你就平步青云、吵输了你就闷著头继续用肝换薪水。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瞧不起这些爱吵的小孩,小小功劳讲得好像救世主。在你心里可能默默地期待:『只要埋头苦干实干,终究有一天会得到老板的赏识。』不要太天真,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日理万机的老板,为了成本考量,只会把你的加倍努力当成理所当然。

这句话有迷思,因为当你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你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不会吵』的小孩。

吵,真的不好吗? 依照他国人的行事作风,他们根本不觉得『争取』是吵,是害羞又内敛的台湾人才认定乖巧的小孩不该乱吵,要乖乖听话,因为努力终究会被看到。

这里我特别说是台湾人的原因,是因为如果有跟大陆人共事过的人应该都知道:大陆人因为内地竞争激烈的关系,非常地会为自己争取,也很敢讲。所以『不好意思吵』,显然是台湾人的习惯。

我以前也不爱吵,且我觉得好像没什么不对,我不想成为那些会吵的小孩。可是当我在印度人和韩国人交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根本就是个大鳖三。

你谦虚并不能让老板看到你、你忍让并不能让你赢得注意、你埋头苦干通常只有肝知道。吵等不等同于争取,关键在于你吵的技巧。不管我们会不会吵,愿不愿意吵,至少,要学会争取。

懂得让老板看到你的表现,是争取的第一步

境外电视频道,若以地理概念大略区分,就是非LOCAL的电视台。境外电视频道的总部通常设在香港,这些电视台的地域划分中,泛亚洲包括印度、澳洲、日本、韩国。中国因为内地对于境外频道的规范严格,常另当别论。

台湾人面对来自其他泛亚洲区的人比起来,我只能用『闭素又害羞』来形容。整间香港办公室,说是泛亚洲区域办公室,扣掉老外主管,办公室几乎被印度人和韩国人占领。印度人表现可圈可点,近几年韩国人直追而上,台湾人小猫两三只,我真的不敢想像几年后,实力坚强内地同胞加入战局的景象。

印度人强向是用数字说话,每件事情都可以量化,讲话劈哩叭啦、咄咄逼人,你丝毫没有插嘴的机会,他们每个人都急著大放光芒。某年公司举办TEAM BUILDING活动,强化各国之间的默契,每组分组的队长竟然都是印度人,且他们都是自告奋勇地跳出来当组长。

你以为不过是只是玩团队游戏、输赢有这么重要吗?默默在一旁思考,你还在思考,印度组长就已经在瞪你,硬要你讲出个什么一语惊人的IDEA,若支支呜呜,他马上把你打入冷宫,因为你成为他在老板面前争取表现的绊脚石。

韩国人则是特别重是包装,也难怪很多人整型,宣传偶像团体及偶像剧的手法一流。一个年度计划,他们不像印度人一样用数据分析,听起来铿锵有力,但他们很会画大饼,总是讲得澎湃激昂,好像成功就在眼前,讲得热泪沸腾、好像一切计划完美无缺。

印度人的数字逻辑,铿锵有力、韩国人的热血激昂,乐观向前,都是他们求表现的方式,也是他们用来让上司看到自己的热诚。不管目标是否达成,至少老板感受到他们的诚意。

台湾市场表现得很差吗?其实台湾在数字上表现司毫不逊色其他国家,但在老板面前,可能因为台湾人崇尚暧暧内含光的谦虚哲学,所以老板自然而然将有达到目标就是理所当然。

他国家的人则不同,个个都很会用夸饰法,强调自己的团队花了多少力气精神、日以继夜的爆肝流血才达到、或是这目标有多么有代表意义等等,老板一听就觉得:哇!这些员工真是太认真,心情一好搞不好随后打赏。

职场上,千万不要太害羞,该讲的讲,该屁的屁,该要的要,该拿的拿。少了洒狗血这招,你就跟个哑巴一样,成了哑巴,你就等著吃黄莲吧!

伸出手,你才拿得到东西,如果你连手都不好意思伸出去,老板也不会给你。

延伸阅读:【职】 你就要忍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