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申请美国的研究所基本上都要准备一些资料和考试成绩
当准备起这些申请文件时,
大家应该脑子里马上想到的就是要快点准备考TOEFL和GRE。
我不否认其实这两点满重要的,
但我这次申请下来发现还有和这两个相同重要的,就是你的Personal statement、CV、以及推荐信

 


为了这次出国我申请了三所研究所,分别是纽约大学(NYU)、南加大(USC)以及匹兹堡大学( Pittsburgh university)
这三间应该也算是台湾人如果要念职能治疗很爱申请的几间大学,除了知名度高,排名好之外我想就是因为Post-professional 的课程,
对于已经在台湾毕业的职能治疗系学生来说这个课程念一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历,并且参加美国当地执照考试。
(不过重点不是这个)

在申请三间学校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要求差不多,整理之下大概如同下表(这是当时我申请2018年入学的资料)

 

  纽约大学 南加大 匹兹堡大学
GPA 3.0 3.0 3.0
TOEFL 90 90(但如果你有美国国籍就不需要) 90
GRE 不需要 V153 Q144 AWA3.5 不需要
Personal statement 需要 需要 需要
CV 需要 需要 需要
Recommendation letter 2封 3封 3封

 

由这个表看得出来虽然TOEFL要考到90(而且有学校规定是每科都要20以上),GRE并没有很需要除非你今天真的非常想要上南加大
而我认为当初最让我觉得困难的不仅是考GRE而且还有写出Persoanl statement、CV和Recommendation letter
(我决定叫做申请三宝不然我要重复中英切换多次)

ㄧ、Personal Statement
有些学校会给你题目,不过通常学校会比较偏向于叫你介绍你自己,并且写出你和职能治疗的相关性,以及为什么要选择他们学校。
相较于台湾的自传可能没有什么可靠性,我倒是觉得在申请时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毕竟当我GRE分数和标准分数有差,而且GPA 也不是最亮眼的,
但我还是申请到了南加大(但也有可能像我朋友说的一样,他们收人的标准可能满宽松的)
而且有些学校也没有面试,说真的他们对你的认识就是从申请三宝来的,因此我在写Personal statement的时候还投注满多心力的。
不过我想大家应该会有个疑问就是,我应该付钱找别人帮我检查吗?还是不需要呢?
当初我是因为有朋友对这方面满在行的,(至少我认为他满在行,因为他当初在写的时候写得不错还被教授贴出来给大家参考...虽然他当下满不满教授这样做哈哈哈)
所以我想当初他跟我说的几点重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认清自己的优势,和这个科系的关系
写这点的时候,通常我们台湾人都满委婉的,
都会在里面提到,某某某同学觉得我很棒,或者某某某老师曾经称赞过我,
但我给我在国外念书的朋友看的时候,他告诉我那些某某某老师同学完全可以当作赘词并且删掉,
因为你应该要了解你自己的优势,并且有自信的展示给审核你资料的教授们

第二、知道自己为什么想要去那间学校
虽然我不否认当初我满肤浅的,我就是看上学校ranking高,所以就投了那几间,
但是如果在写的时候可以写出你想要投的学校的优点,里面教授研究了什么让你觉得很印象深刻,
或者是学校的研究方向和你的兴趣相符等等之类的,
千万不要傻傻的脑子想法是因为学校排名高所以投他,
在写这部分的时候我也有去分析每个学校他们著重的项目,他们厉害的地方,并找出如果我去那所学校我想朝哪个方向走等等
当你写在你的Personal statement时教授就可以深深感受到你对他们学校的了解和认识,会觉得你是真的对他们学校很有兴趣,
并且想要有所贡献。

第三、要有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这点很抽象。
不过我想说的是在介绍自己在社团还有一些志工服务有多厉害的时候
也可以说说看对那些社团所带来的帮助和志工服务带来什么帮助多描述一点。
不过我因为自己当初是因为工作后很有感触,因此写了比较多工作方面的经验,
还有从工作上得到想要继续进修的想法等等,这样都会满加分,而且让教授更知道为什么要入取你


除了写作时注意这三点之外,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多询问有申请上的学长姐,
问问看有没有范本可以看,看到别人写的范本也大概可以知道自己要写的方向。
不过每个人写的方法,想提及的内容本来就不一样,像我当初参考的人是我们班上的卷姐,而且毕业之后就开始做研究助理还写著发表了几篇peper
我根本难以望其项背,但是我在里面多著墨在工作之后的发现,还有当初为什么想要先去工作等等。

二、CV(Curriculum Vitae)
CV 简单来说就像我们的履历一样,通常都是一页为主,
所以有些东西要有所取舍,
不过CV最好是能够和自己的personal statement做好连结,这样看下来更能加深印象
(CV没什么特别好说的诶...因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大学经验、社团经验等等的放进去就对了)

三、Recommendation Letter
也就是推荐信
当初我的做法是同学教我的,先寄一封EMAIL给你想要的推荐人询问可不可以帮忙,
之后推荐信要自己先拟好草搞(其实就是写一封完整的然后给老师或者是你想要他写的人),寄给推荐人。
同时你需要去学校的系统上key好帮你写推荐人的email,资料等等,
再从学校系统发信给你的推荐人,请推荐人上传他修改后的推荐信
这样才完成程序。

台湾和美国不太一样的是,推荐信应该都是出自于申请人手中...
不过这样就代表其实满好控制推荐信的内容!
因此你可以将你之前在personal statement 所提及到的一些事,再这些推荐信中重复提及,
做一个连结,在找推荐人的时候,也不一定只能找系上的老师,
像我因为有著墨在工作能力,所以也有找同事还有实习的老师。
另外,如果可以找到校友也是很棒的!
其实美国很多学校满重视血统,因此如果有从你想申请的学校毕业的老师多多少少会加上一点分数,


虽然考试分数真的满重要,
不过不要差太多(因为还有条件式入学啊!),还有这些东西弄的好的话其实申请上的机率也满大的(不过还是要看学校拉,毕竟这都是大家的经验谈,而我也不是审核老师)
在准备的时候可以花久一点准备,像是我明明12月1月还要考GRE但我却在同时间做这些东西,
就为了赶在deadline(通常是二月初)之前申请...
当时真的觉得我要爆~炸~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