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實習記者 穆相彤5年前閒魚成立之初,身爲總經理的諶偉業(花名:處端)心裏一直很“忐忑”,他並不知道會否有人願意把閒置的東西拿到平臺上來賣,又有多少人會買別人的閒置二手物品。

  “目前每天有超過100萬用戶在閒魚上發佈超過200萬件個人閒置物品,閒魚用戶累計發佈的寶貝數量已超過14億件。”諶偉業在4月11日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在他看來,閒魚作爲阿里巴巴集團發佈的一個二手交易平臺,從“摸着石頭過河”到走上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商業化之路。

  特別是在《二手經濟下的用戶行爲觀察報告》中顯示的,九成用戶每月至少進行一次二手閒置物品交易,網站/APP是用戶瀏覽、交易二手的主要途徑,而95%的用戶表示“未來將繼續使用二手交易平臺”。

  這讓諶偉業有了新目標——閒魚下一步的戰略是要在3年內發展10萬個“有趣有愛有才”的閒魚玩家,並以此帶動消費,“今天的閒魚正式邁向萬億價值市場”。

  萬億閒置經濟怎麼創造?

  在去年9月7日時,閒魚曾公佈其GMV接近1000億大關,這對諶偉業而言,是歷經了四個多年頭才創下的成績,而今面對萬億價值市場,閒魚的打法將會怎樣?

  諶偉業想到了通過培育玩家羣體,爲他們定製魚塘,設計玩家號、玩家魚塘產品和推廣方案,打造“社區”理念。

  熟悉閒魚的用戶,在2017年便接觸到了“魚塘”板塊。彼時,閒魚表示要孵化10萬個有500人活躍的魚塘,而這恰恰是其構建社區的想法雛形。諶偉業稱,魚塘實質上就具備社區理念,但爲了解決管理“魚塘”的塘主任務過重的問題,閒魚開始實行“玩家”構想。

  “玩家不是KOL,在公域流量體系裏,不對玩家有任何推薦。”在諶偉業看來,玩家可以讓魚塘更加活躍,但基於平臺的公平性和平等性,玩家並不會因爲大流量而賣出更多物品等。據他介紹,“玩家”的培育方案首先會邀請3000左右個玩家試運營,其中包括明星的流量帶動,在後期會逐漸完善,形成玩家的運行機制。

  與淘寶的相同之處是,會根據用戶的喜好進行推送,但諶偉業也道出了閒魚與淘寶大不相同的分發邏輯——追求用戶的參與感和互動,鼓勵用戶活躍。

  對此,一位與會的閒魚玩家指出,淘寶是標準化的東西,接受的是標準化客戶,而閒魚可以差異化定製商品,接受的更多是需要差異化定製商品的客戶。

  儘管在二手經濟領域,如今京東旗下的拍拍、58同城旗下的轉轉兩家頭部平臺與閒魚共同成爲二手經濟領域的三大巨頭。不過,有別於前兩者的C2C電商平臺,閒魚則強調自己不是電商而是社區,並且在這一社區買賣東西的用戶中,90後佔到了61%。

  在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記者在內的採訪時,諶偉業強調,“年輕人更在乎真實、平等有溫度,這就是社區的內核。”在他看來,閒魚的產品及運營設計都需要圍繞這一內核展開。

  新生活社區如何佈局?

  在打造“萬億價值”社區的過程中,探索商業化模式的閒魚,自去年起便試水了不少創新業務。如與回收寶、衣二三等服務商展開合作,在進一步完善二手行業標準的同時,還推出了“閒魚優品”,“信用回收”等功能。

  諶偉業透露,閒魚即將與瓜子、優信等二手車平臺進行業務合作,引入二手車業務,讓用戶直接在平臺進行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閒魚已經在全國10個城市線下佈局了“閒魚小站”回收點,同時與多個手機品牌合作推出“以舊換新”活動……諶偉業認爲上述都是閒魚加速完善其二手經濟生態的舉措。

  在諶偉業看來,用戶在閒魚參與物品閒置流通,平臺的所有規劃、設想都不希望給其形成障礙,“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閒置資源分享、循環消費這個事情上來”。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閒魚作爲一個新生活方式社區,其最大價值在於讓超乎千億價值規模的物質資源,在不同的場景中保持流動,從而減少了資源浪費。一組來自閒魚官方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用戶通過閒魚回收減少的碳排放量超過4000噸,可在螞蟻森林種下約22萬棵梭梭樹,這一爲閒置資源的充分利用打開了全新的想象空間。

  不過,閒魚在發展過程中也有煩惱:儘管它先後推出芝麻信用、小衆評審、閒魚小法庭等措施,但仍有不少平臺用戶詬病詐騙事件頻發,維權追溯也困難。就在3月,經濟觀察網記者還曾就閒魚被曝出有賣家銷售“婦科檢查”相關視頻進行報道,此後閒魚雖對相關賣家進行了違規處理,但這卻給其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在促進閒置資源流動,邁向萬億價值市場的進程中,更要保障交易市場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