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等我们老了之后,我们的养老金都被用完怎么办?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居安思危一直是防患于未然最好的选择。

  2019年4月11日,国家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未来三十年中国养老金问题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就有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截至目前,我国养老金剩余总额约为1062.9亿元,根据这份报告的预测,未来三十年我国的赡养率很可能会翻倍,并且预计大约到2028年,国家社会养老保险资金将会第一次出现结余为负,国家城镇职工养老基金可能会达到一个阶段时期内的最高值约为7万亿元,在此之后可能会在很长的时间持下降趋势,并可能在2035年左右养老金余额可能会被耗尽。

  时间还很遥远,我们相信国家会有智慧和能力解决好这一问题。

  2019年3月20日,国家相关部门最新发布文件,明确规定自2019年1月1日开始,将调整各企业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水平,并基本将按照2018年各退休人员平均每个月的养老金的5%来调整,这是国家第15次对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保守估计将会有近1.2亿人口因此而受益。

  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记者表示,这次养老金调整5%的幅度,应该是有史以来调整幅度较大的一次,在目前国家社会经济形势下,在国家财政允许的范围之内,有条件的增加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收入,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对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收入不断的增长就要求,国家养老金基金需要更多的投资来是实现收益。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各地区已经有近17个省市委托投资基本养老金总规模接近8580亿元,2019年至今已经有多个省份发文将准备养老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并将在2020结束之前,将在绝大部分地区完成此类工作。

  将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入资本市场,是实现养老基金增值保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在目前的情况下,将加大居民保险基金的入市规模,就需要一个更为规范的资本市场环境,并不断的吸纳更多优秀企业的上市,坚决杜绝行为恶劣的投机行为,为养老金入市提供一个稳定而又健康的环境。

  同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保险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国家应当采取多去多项合理的保护措施来推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通过对养老基金的再投资并能够稳定的取得一定的收益,将为国家的养老保险业务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并且换一个角度来讲,对养老金的再利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

  养老金基金作为规模较大的资金,如果能够进入金融市场,那么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养老金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难得长期资金,毕竟养老金基金更多的选择是风险偏低、利润较为稳定的投资品种。养老基金进入一个地区的金融市场,能够稳定该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加快经济结构的再升级,推动各行业的快速发展。

  针对我们文章开头可能出现的小概率问题,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国家为避免养老金到最后不够用这种情况发生,国家除了继续完善我国的保险制度,同时通过对保险基金的再投入而得到的收益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办法。

  另外,还有一种声音也会在各个层面的会议中被广泛讨论,有专家建议要尽快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截止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老龄人这一人口群体数量的不断加大,国家的人口抚养比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的要求相对而言也将变得更高。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同国家的财政拨款几乎持平,对未来可能需要的更多的养老金支付来说,无论是现有的养老保险结余资金还是储备资金,都应该进一步的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投资。

  养老问题涉及到千千万万户家庭,相信国家会解决好我们每一个人的养老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