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首富频频易主。而谁又成为中国的首富,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对于一些老牌的首富,很多年轻人听都没有听过,如果再没有人向年轻人解释,那他们真的就要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中国民营企业标志性的人物梁稳根,是三一集团的创始人也是曾经的中国首富,他的故事可谓是非常精彩的。

  作为中国机械领域的代表人物,三一公司已经开始慢慢淡出主流媒体的视线。曾经在2012年疯狂扩张的集团,在一夜间迅速跌落谷底。企业发展的高速模式,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反噬也让梁稳根从首富的位置跌落下来。梁稳根对记者表示,从三一集团创立开始,像国外的日立、小松等世界老牌机械生产商就是他们的目标,带领自己的员工们从湖南冲到北京,又从中国开往欧洲,那时的三一就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名片。但是产业的弊端暴露,行业市场崩盘在即,梁稳根才发现这一路他们走的太着急了,这并不是欧洲也不是美国,而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为了改变现状,梁稳根带领他的三一集团进入了漫长的休整期,而这也是国家制造业改革升级所必须经历的事情。

  在2012年的时候,梁稳根将自己的总部从长沙搬到了北京,负责产业园管理的是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向文波曾经和朋友说过自己的梦想是做一名教师,但阴差阳错的却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向文波背后的工厂却还在不停的运转,对于高效业务已经是三一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的。谈起过去,向文波说当年他加入三一集团作为第五个联合创始人,梁稳根问他是要公司10%的股份还是年薪10万元。向文波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股份,他自己坦言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未来三一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只是知道梁稳根他们确实没有太多资金,自己也不缺生存的钱。这个选择最后也让向文波获得高昂的回报,在2011年的时候三一重工一度达到1500亿元的市值。

  谈起2011年那段时间,三一重工就像一台印钞机。当时三一重工副总裁周万春表示,自从2008年国家推行“4万亿”政策之后,整个工程机械市场火爆非凡。作为三一的营销经理根本不需要跑市场,只需要在公司调度发货,只要协调好公司和代理商人的关系就好。那个时候三一工厂的货,即使用全款都不一定能够及时拿到货,很多老板都排队抢货,产品还在生产线上就有人开始预购。

  那个时候三一工厂的员工鼎盛时期,人数超过6万人。事实上除了三一集团,其他工程机械制造厂也都陷入了疯狂模式,这么大的利润也将白酒行业大佬五粮液引了进来。但是当烈火烧完之后,整个工程机械市场原本将近100家的品牌,最后却只活下来20多个,可谓非常凄惨。

  出现真正的拐点是在2012年,由于市场调正降低了75%,这一调就调了5年。梁稳根表示当时自己觉得也就是一两年市场正常的运作,没想到会这么厉害。也正是此次寒冬的到来,让原本市场部经理终于走出办公室开始进行催款。周万春说,拿一年公司业务真的是断崖式下跌,仅仅一年的时间业务量就下降了80%,原本一个月就可以销售30台,现在一年才不过十几台。由于资金的缺少,客户也出现大范围违约,两年的时间让三一重工的净利润从56.86亿跌落到7亿,而这还在不断加剧。曾经公司只想着怎么招人,工人一度达到6万名,现在为了缓解压力裁员渐进一半。梁稳根表示,工程机械这个行业在已经过去的15年里,只要夏天和冬天,而现在处于冬天日子谁都不好过。

  事实上对于这个冬天,让原本百家品牌变成现在仅有的二十家,也是对这个行业的改变。能够剩下来的都是优质企业,以前行情好的时候大家浑水摸鱼,企业不知道好坏,但是大浪一去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干实事的企业。而梁稳根也明白,企业需要改革需要回归他们的起点,三一过去成功不是抓住市场的热点,而是坚持企业的价值观迎来发展机会。对于现在的三一来说,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品质改变世界”的理念和坚持“三个一流”的方案,将是未来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