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以爲自己生活的世界十分繁榮昌盛,各種資源也非常豐富。但如果你看到過這個世界萬年前的模樣,那你應該就不會再有如此感覺了。那時候的資源可以豐富到什麼地步呢?它可以孕育出恐龍、猛獁象等等如此龐大的生物,天地有靈方能如此。

  而隨着時間的過去,這些大型生物逐漸消失了行蹤,取而代之大多是體型中等的動物,比如獅子、老虎、鱷魚等等。它們在我們人類眼中看起來十分可怕,但是放在以前卻只能算是“小嘍囉”級別。而那些真正龐大的存在,大多藏匿於深海之中,亦或者生活在非洲人跡罕至的荒原之上。

  地球的最後一次“生物鼎盛”時期應該是冰川時代,那個時候的荒野之中遍佈各種巨型動物,比如有麪包車那麼大的麋鹿、體型超過非洲象兩倍的猛獁象。它們生活在這片大陸的各個區域,從南美洲一直到歐亞大陸都有所出現。

  如果說什麼生物是冰川時代代表性存在的話,那一定是猛獁象。與其他許多物種一樣,猛獁象在大約一萬三千年前開始消亡,到一萬一千年時幾乎全數滅絕,但卻有一小部分猛獁象依舊存活了下來。古生物學家對它們的生存之迷十分感興趣,他們特意去考察了這些猛獁象生前的生活環境等等。他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這些額外倖存了六千年的猛獁象大多體型較小,它們的平均身高只有二米,甚至比現代的非洲象都要小。按理來說它們的生活應該要比普通猛獁象更加艱難,又爲何能倖存呢?

  經過數年的考察後,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推測:它們的存活得利於生活環境的特殊性,這裏的草皮質量非常高,且不受冰川影響,能夠滿足小型猛獁象的日常食用。也正是依靠着這一片小小的草皮,這一羣小型猛獁象才得以繼續苟延殘喘六千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羣小猛獁象其實可以稱之爲冰川時代所有動物的縮影,它們都在世界的變化面前瘋狂的尋找一線生機,卻依舊逃不過萬物更迭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