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2019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7-2018)》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首發。該藍皮書顯示,在全國省域發展環境競爭力、省域財政金融競爭力兩項排名中,北京均排在前三位。

  4月11日上午,2019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7-2018)》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首發。圖爲該藍皮書發佈會現場。千龍網記者 于振華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7-2018)》發佈會。該《藍皮書》對2017至2018年31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

  所謂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是指一個省(市、區)域在全國範圍內對資源的吸引力和對市場的爭奪力和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帶動力。

  據介紹,《藍皮書》所建立的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綜合考慮了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各種影響因素,涵蓋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財政金融、知識經濟、發展環境、政府作用、發展水平、統籌協調等,而不是僅僅是把GDP作爲主要衡量指標。

  “省域發展環境競爭力評價指標包括:基礎設施競爭力和軟環境競爭力。”據該藍皮書課題組專家介紹,我國省域發展環境競爭力評價結果,是根據發展環境競爭力指標體系和數學模型,對採集到的2016~2017年全國31個省、市、區的相關數據資料進行了統計和合成。

  《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7-2018)》發佈 圖自福建日報

  我國省域發展環境競爭力排名前三位分別是上海、北京江蘇。全國各省、區、市發展環境競爭力前10位,依次是上海市、北京市、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天津市、山東省、重慶市、福建省、河南省。這10個省市處於上游區。

  而在全國省域財政金融競爭力排名中,北京市排名全國第一,上海市、廣東省繼續居第二、第三位。此次全國省域財政金融競爭力評價體系包括:財政競爭力和金融競爭力。全國財政金融競爭力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四川省、山西省、遼寧省、海南省

  知道多一點

  2017年,全國31個省、區、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處於上游區(1-10位)的依次爲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福建省、重慶市、河南省;排在中游區(11-20位)的依次爲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北省、遼寧省、陝西省、江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處於下游區(21-31位)的依次爲海南省、吉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黑龍江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雲南省、青海省、甘肅省、西藏自治區。

  “顯然,省(市、區)域吸引資源、爭奪市場和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能力強,那個省(市、區)的經濟就有可能比其他省(市、區)的經濟發展要快,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已充分證明瞭這一點。”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主編李建平解釋說。

  與2016年相比較,2017年排位上升的有5個省、區、市,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排位上升了4位,陝西省上升了3位,重慶市、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均上升了1位;20個省、區、市排位沒有變化;排位下降的有6個省、區、市,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排位下降了3位,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均下降了1位。

  2016~2017年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各區段評價比較表

  2016-2017年期間,個別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的升降出現了跨區段變化,表現在山西省由下游區跨入中游區,前進了4位;吉林省由中游區降入下游區,下降了3位。

  從2016-2017年各省、市、區綜合競爭力得分升降來看,全國31個省、市、區中有23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出現上升趨勢,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陝西省,增加了2.7分。下降幅度最大的則是天津市,下降了4.3分。此外,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分佈很不均衡,2017年,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區只有22.5分,不到第一名廣東省得分的一半。

  從全國區域間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綜合測算和分差來看,2017年全國4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評價分值依次爲:東部地區48.6分、中部地區36.9分、西部地區31.7分、東北地區34.0分,西部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有所縮小。

  而值得關注的是,東北地區3個省份相對於其他地區,2017年競爭力變化不大,遼寧省仍然處於中游區,黑龍江省仍然處於下游區,但吉林省降入下游區,且排位的下降幅度較大。從東北地區內部來看,三個省的排位相對較爲穩定。

  “由此反映出,各個板塊經濟綜合競爭力變化出現分化現象,四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的協調性還有待提高。”李建平告訴記者,從2016-2017年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平均分值變化情況看,四個地區平均分值各有變化,其中東北地區平均分值上升最多,增加了0.7分;東部地區平均得分下降了0.8分,而中部地區平均得分增加了0.6分。

  從整體皮書數據來看,東西部之間的差距仍存在,但差距正在縮小。此外,南北區域之間正在出現新的格局,北方相對發展速度較慢,我國的梯度發展戰略仍適用。

  記者:于振華

  來源:千龍網 央廣網福建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