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影像保存技术被发明以 来,摄影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随著数位技术的进步,众品牌几乎随著四季更迭推陈出新发布新机,抢占消费市场。同时间,低技术门槛的 LOMO 成为年轻人外出必备的口袋相机,甚至以收集 LOMO 系列相机为傲。究竟 LOMO 相机为何掀起潮流?品牌的成功跟科技研发能力又是否存有绝对的关系?

2011年秋天,拥有超过 1100 项专利的著名底片制造商柯达公司 (Kodak) 惊传破产,虽然柯达事后澄清该传闻乃子乌虚有,但近年来数位相机快速取代传统底片相机却是不争的事实。底片市场的极速萎缩反映在底片制造商的股价上,柯达 的股价于上个年度总计下跌了 88%,并被警告可能遭逢下市的命运,这些危机和风波使得这家百年企业的前途蒙上一层阴影。然而,同样是银盐相机、以玩乐为名的 LOMO,却培养出一群死忠的粉丝,甚至引领众家相机大厂纷纷推出内建「LOMO风格」的滤镜效果,无疑地,LOMO 带起一阵背离数位科技主流的旋风。


lomo-lc-a-new-package-2.jpg 

上图:浓烈的色彩及暗角效果是 LOMO 影像的一大特色。 (Photo credit:Lomography)

Lomo_lc-a.JPG 

上图:LOMO 经典 LC-A 相机 (Photography by Jan Kratochvil, http://www.flashmedia.cz)


 
不准确与准确之间的选择
 
底片相机及银盐底片这项组合的发明至今已超过两百年,随著数位影像技术的进步、数位相机及行动装置的崛起,从前繁复的摄影过程一瞬间地浓缩简化了。传统底 片相机使用前必须依照希望的感光值 (ISO) 安装底片,经测光、对焦等步骤后按下快门,拍摄完毕需冲洗卷片,折腾老半天才能看到成果......数位相机的出现可说是完全改变了一切。现在只需要轻按 快门,「嘟嘟」一声之后,一件成品就出现在眼前,完成。纵使数位相机初入消费市场时入手的价格门槛偏高,但这般精准的拍摄方式和数位存取的方便性,照片拍 坏了可以快速删除、重拍,比起底片相机动辄必须冲洗整卷底片才知道结果,都大大节省消费者硬体及时间的成本,因而让数位相机迅速成为影像装置的主流。然 而,高度准确性及标准化的影像产生方式却剥夺了摄影过程中的乐趣,此时出现的 LOMO 概念和态度,正好填补了数位潮流下冲刷掉的空洞。

根据 LOMO 官方网站记载,LOMO 机的历史可以回溯到 1982 年由前苏联 Leningradskoye Optiko Mechanichesckoye Obyedinenie 列宁格勒光学机械协会 (LOMO的原称) 所研发的LC-A 相机开始,当时 LC-A 大量传至其它共产党国家,如波兰、捷克及古巴,并于八十年代末期停产。到了1991年,一群维也纳的学生在布拉格的怀旧相机老店发现了这台黑色的 LC-A 并开始用它拍摄照片,色彩浓郁饱和的成果令他们大感惊艳,加上暗角效果以及当时奇特的拍摄角度皆让这些照片散发著独特的韵味。回到维也纳后,这群学生向大 众展示成果,成功吸引了更多目光,众所瞩目之下使他们回过头来看见当中的商机,尔后,便进一步成立了Lomography,开始销售和推广此款像机和特有 的摄影精神。有趣的是,同一年,Kodak 柯达公司正式推出世界首创的专业等级数位相机系统 digital camera system (DCS),数位式的拍摄也默默悄悄地踏出了第一步。
 
LOMO 快速成长的九零年代,数位相机同时开始普及化,而消费型底片相机则逐年边缘化。跳脱传统底片相机所讲究的器材专业性,LOMO 强调摄影时的玩乐过程和态度:Don’t Think, Just Shoot!。由于相机结构较为单纯,使用LOMO相机所拍摄出的相片出现各种传统摄影技术极力克服的漏光、暗角、变型、重曝等效果,这反倒创造出更多令 人意外的独特影像。此外,特殊的冲片方式也成为 Lomographers 钻研、把玩的主题,好比从前只在专业及艺术摄影领域所使用的正负冲、增减感,都成了 LOMO 的社群中的关键字。1994年开始,LOMO 更透过网路行销社群,开放网路平台供 LOMO 爱好者分享自己的作品,让 Lomography 现象快速在全球世界各地散播。
 
有别于其他相机品牌从研发端思考的发展模式,创办初期的 LOMO 由团队从世界各地搜括适合品牌调性的产品,并非自行研发及生产。好比上述的 LOMO 历史中  Lomographers 奉为经典的 LC-A 为前苏联的光学工厂研发生产,LOMO 重新带回市场贩售;结构简单的Holga系列,则是由香港的宇宙电子厂研发生产。他们抓住品牌核心的玩乐精神,只要符合简单好玩、影像有特色的诉求,就把 相机收归旗下。之后,随著网路力量让社群快速地涌入大量支持者,LOMO 也陆续发展出多款新相机,例如田字四格机、鱼眼相机等。LOMO 独具的影像魅力和风格也在数位技术渐渐成熟、品牌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环境之下,促使各大品牌将各式各样艺术滤镜纳入消费型数位相机之中,为数位相机的内建功 能加值。而近几年智慧型手机的普及,近百种 LOMO 效果的应用软体 (App) ,好比说一上线就爆红的 Instagram,皆体现了 LOMO 无所不在的渗透力。
 
从 LOMO 的案例看来,品牌的成功与科技研发的能力不见得有直接关系,能否掌握消费者的脉动才是品牌成功的不二法门。LOMO 所主张的「玩乐优先」,与网路世代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他们拆卸了传统底片摄影正经八百的束缚,同时在数位相机普及的起跑点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相机不再 只是记录影像的工具,更是一种与「快乐」、「开心」绑在一起的产品。科技每天都在进步,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人类不断满足好奇心、追求玩乐的习性。

oktomat-3.jpg  

上图:八连拍 OKTOMAT,改变了拍照时的动态思维,让人不禁摆出有趣的姿势。(Photo credit:Lomography)

fisheye-no-3-8.jpg

上图:鱼眼效果 Fisheye (Photo credit:Lomography)

diana-f-take-my-heart-11.jpg  

上图:大量特殊规格的摄影手法亦广泛流行于 LOMO 社群之中。(Photo credit:Lomography)

银盐
底片上有卤化银的感光材料成份,而化学上盐是泛指化合物的简称。

Lomography

台湾LOMO
 
柯达Kodak
 
Instagram

作者/郑宗信 Jason

编辑/林宛萦

原文刊载于MOT/TIMES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