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畫收藏拍賣行業,眾所周知,日本是問除中國之外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國家。但鮮為人知的是日本為什麼成為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國家?

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大量日本遣唐使和留學生來華,每次都帶有許多文物回日本。而且,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也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日本官方和民間收藏有大量的中國書畫,尤其是清末民國時期,國內相對比較混亂,日本收藏界收購了大批珍貴的字畫。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對過去的中日鑒藏家表示由衷的感謝,因為不論身處何時何地,他們都為我們保存瞭如此豐富、品類各異的中國字畫。

在洋覓網日本雅虎拍賣中所呈現的那樣,日本的早期中國繪畫收藏蔚為大觀,國繪畫流傳入日本主要有兩次浪潮,時間間隔既長,性質亦各異。第一次發生在12世紀至16世紀。稱為「古渡」(kowatari),這時期傳入日本的墨跡、繪畫一般被稱為「古渡品」。當時傳至日本的古畫大部分可粗略地歸於「Sōgenga」,按字面解即「宋元畫」之意,實際上特指當時日本僧人、幕府將軍之屬所賞識並收藏的有限的幾種中國繪畫。文化的差異使中日形成了不同的中國畫收藏體系。相較而言,在此階段,特定的名家之作更受青睞,除了宮廷畫院中那些著名的大師之外,還有數位需憑畫作上的款印才能確認的名手,他們的聲望僅在日本為人所知。除了來往僧人攜帶的途徑之外,一些畫作還經由宋元海上貿易等渠道輾轉至日本。

第二次浪潮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數十年間,當時重要的中國繪畫作品,其中包括早期繪畫作品,針對日本收藏者為買家流入日本市場。20世紀初,中國遭受戰亂,歷經改朝換代之波折,大批中國書畫通過各種途徑流入日本,在日本被稱為「今渡」藝術品。二十世紀早期的日本收藏家學習並仿效了中國的鑒藏傳統,他們購入的畫作大體上與中國的藏家類同。

「二戰」及以後,日本收藏的中國書畫,有的毀於戰火動亂中,因為日本經濟蕭條文物價格大跌而流落到歐美各國的作品也為數不少。儘管經歷浩劫,藏於日本的中國書畫仍舊數量可觀。日本東京、京都和奈良這幾座古都的各個角落,珍藏著眾多自古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藝術珍寶。日本不僅為所藏的中國畫提供了庇護之所,還對流落海外的中國畫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研究,構築起完整的中國美術史論體系,呈現了全面的海外藏中國書畫。

洋覓古字畫 日本字畫,書法|日本代購|雅虎代拍|日本代拍|雅虎代購|亞馬遜代購|洋覓網(www.ymi.cn)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