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唔同買棵菜,一定要做足功課!

(資料圖片)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成型,愈來愈多港人考慮北上置業,作為度假或退休選手。不過,由於港人不熟悉內地交易流程,北上置葉時容易出現風險,除了提防隔山買牛,還要學懂內地樓市術語,留意交易細節,自然萬無一失。

(資料圖片)

期房現房

「期房」類似香港的「樓花」, 即是尚未完成、或者未能交樓的樓盤項目。基本上,發展商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後,直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的期間,這類商品房便會稱為「期房」。由於內地各省市對期房標準不一,因此宜向代理查詢清楚。
相反,「現房」顧名思義就是「現樓」,供買家即買即住的商品房。一般而言,項目擁有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便會分類為現房。

(資料圖片)

單位面積

香港樓宇現時一律以實用面積作為計價標準,而內地則以平方米為計算單位。基本上,每平方米大概是10.764 平方呎,以一個香港600平方呎的單位為例,可換算為55.7平方米。除此之外,中港兩地同樣有建築面積,至於我們熟悉的實用面積,在內地一般會稱為套內面積,這些單位轉換概念必需熟讀。

(資料圖片)

容積率

「容積率」可以說是香港的地積比率,意思是項目地盤面積與建築物面積的比例。舉個例,若某地盤面積為一萬平方米,容積率是10倍的話,該建築物的總面積最多為10萬平方米。因此,在買家角度,瞭解容積率的高低,可大概反映項目的居住密度,數值愈低,代表該處的生活空間相對闊落舒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