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短文而已,沒有乾貨。

目前知乎還沒有關於這篇文章的討論,所以先寫個小文章放著自嗨,記錄一下隨想。


Nature 最近出了一篇 Metabolic enzyme PFKFB4 activates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SRC-3 to drive breast cancer,說的大概是糖酵解的一個關鍵激酶 PFKFB4 除了激活果糖,還可以激活 SRC-3 的 Ser857,而這個 SRC-3 是癌細胞中普遍而重要的一個調控因子。

為什麼說這篇文章是個大新聞呢?從學術上,這個結論印證了傳說中的 Warburg 效應——相較於正常細胞傾向於採取產能效率更高的有氧呼吸,癌細胞傾向於採取糖酵解途徑供能;而從文章的視覺效果上,這篇文章的八個統計圖裡,七張裏有三顆星,其中六張甚至有四顆星

文章你們自己看吧,感受一下為什麼人家能發 Nature。我就吐槽一下最後那個 Figure 4b: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18-1/figures/4

2×10^5 的細胞打進去六週,長出來的腫瘤體積用 「長×寬2×π/6」這麼鬼畜的公式算出來,WT 居然非常給力地落在了 1cm3 附近!這麼精準的參數控制,真的活該你們發 Nature。

作者給出的原始數據

經過簡單的逆向計算可以得知,這些四顆星的差距所對應的原始數據的實際差距大約是 2~3mm(基準是 1cm 左右)。能用遊標卡尺測量出如此差異,並從中揪出一張畫了三個四顆星的統計結果,這個團隊的科學嗅覺實在是敏銳過人。

對這種數據我只想說:

Manipulate[ ListLinePlot[{{1, (0.9 + x)^3}, {2, (1.2 + x)^3}, {3, (1.5 + x)^3}}], {x, -0.9, 0.5}]


@魏俊年 你別瞎說啊,再說小心我告你誹謗!我只是一個沒發過 nature 的搬磚工,可不敢說人家 nature 作假,我只是說,這個數據呢,它很精巧地落在了立方函數一個美妙的數值點上!作者這個實驗參數控制啊,非常走心!

用「荷瘤」做關鍵詞去萬方隨便點了篇中文雜誌

相比之下我們國內的一些中醫藥的文章吧,照片上那麼明顯的瘤塊大小差異,也只打了一兩顆星,實在可惜!中醫藥研究者應該好好學習一下西方這些人的科學嗅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