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_fcfr92018086_0001  

对于艺术只有非常粗浅认识的我,对「卡蜜儿」这个名字的印象,是年纪很小的时候曾跟著大人看过的「罗丹与卡蜜儿」(又名「罗丹的情人」)。我甚至对剧情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罗丹是个大雕塑家、卡蜜儿是他的情人,还有罗丹由后环抱卡蜜儿两人双双趴卧在地上的那张海报。很奇怪,即使只是这么一点点的印象,我却紧紧记住「卡蜜儿」三个字,于是乎这次金马影展片单一出,我一看见片名第一个反应即是:「是那个卡蜜儿吗?」,再看到是由法国女星茱丽叶必诺许主演,马上放入必看名单里。

 

有关于卡蜜儿克劳岱(Camille Claudel)详细的生平网路上有非常多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请出孤狗大神帮忙。我建议想看「最后的卡蜜儿」的朋友可以先上网看一下罗丹与卡蜜儿两位的生平,能让你更贴近戏中这位被关在精神病院多年的卡蜜儿。「最后的卡蜜儿Camille Claudel 1915」说的是1915时已被关在精神病约2年的天才雕塑家卡蜜儿在精神病院里的生活。卡蜜儿克劳岱和罗丹相恋十年,于1893年分手后仍继续独立创作,但或许是这段感情给她的创伤太大,以及当时社会风气无法容忍过于特立独行的女人所造成的压力,使得她后来精神状况越来越差,终于在1913年最支持她创作的父亲过世后,被家人送往精神疗养院治疗。此后30年直至她逝世,都没有离开过。

 

在这部很法国的电影中,没有好莱坞典型的三幕式结构,没有让人慷慨激昂的剧情,我们只看到身处在一堆很疯癫的病人中看起来很正常的卡蜜儿,穿梭在精神疗养院中的生活。和其他完全无法和他人正常沟通的院友相比,卡蜜儿乍看之下简直正常无比,能够正常对话甚至还能帮忙照顾其他病人。但随著卡蜜儿的脚步,跟著她走在精神病院中,我们渐渐能发掘卡蜜儿心中的病症及痛苦,也是之后最为人所知的严重「被害妄想症」。卡蜜儿深信自己周遭的人都是罗丹的同伙,每个人都想将她毒死,即使此时的她已经和罗丹分手十年,她仍走不出罗丹的阴影。「最后的卡蜜儿」就如同茱丽叶毕诺许的个人秀,牢牢地吸引观众的目光。你只会看著她,也只能看著她!看她如何从一位仍对自由以及创作抱持著希望的女人,慢慢崩溃直至绝望,然后接受。

 2  

看了电影后对卡蜜儿克劳岱这位才华洋溢却为爱疯狂的女人感到很有兴趣,因此稍微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也才因此深深觉得她「生错时代」。首先,才华洋溢的她生在一个男性艺术家比女性艺术家受重视的年代,明明从小就被视为天才的她,在19岁成为罗丹的助手后并进而和罗丹相恋后,在世人眼中沦为「罗丹的情妇」,而且她还只是之一。另外虽然有父亲的支持,但其实她的母亲是非常传统且保守的,因此可以想像她和母亲的冲突应该也是压力的来源之一。最后让她必须完全放弃天赋,抛弃她宣泄情绪的管道-「雕塑」的另一因素是当时对于精神疾病的不了解。近代精神医学的觉醒起源于19世纪初的法国,在那之前精神病患=疯子,甚至是被附身等神怪论,因此当卡蜜儿的严重被害妄想症出现时,那时的近代精神医学才刚开始起飞,可以想见她的家人在当时受到多大来自社会的压力以及对卡蜜儿的无力。这一切导致了后来卡蜜儿必须中断创作并于精神疗养院终老的结果。在查卡蜜儿的相关资料时,在某个网站上看到「如果卡蜜儿晚生一百年,女权意识较受重视,是否她较能在艺术界发挥?较能为世人所接受?」,虽然他用的是疑问句,但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至少有极大的机会她不需要在精神疗养院一呆三十年并且无法再创作。

(引用自http://www.wretch.cc/blog/toledo0225/21648516

 

我强烈建议看这部电影前先稍微了解一下卡蜜儿的生平,这样当你看这部电影时你看到的不只是茱丽叶毕诺许精湛的演技,而是卡蜜儿克劳岱的生命。

相关电影介绍及预告:

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cfr92018086/

 

另外贴上几篇我自己查到介绍卡蜜儿克劳岱的文章网址:

http://home.educities.edu.tw/psychiat/A1-3(Camille).htm

http://www.wretch.cc/blog/toledo0225/21648516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