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越來越多人利用網路購買化妝品,加上電商平台也常推出優惠,網購買化妝品成了消費者常態,但新北市衛生局抽查「網路價購化粧品」發現,化妝品的內容成分和外裝標示,裡頭50件中有17件不合格,其中不少是知名品牌。

違規的產品類別中,特定用途化粧品有8件不合格,像是夏天常用的防曬乳、止汗劑都榜上有名,例如蝦皮網購的「SHISEIDO資生堂滾珠式無香薄荷清涼止汗劑」,產品被驗出含有止汗制臭成分,但未經核准即輸入販售,且外包裝也沒有中文標示,並沒有按照程序進行檢驗,被裁處2萬元後要求廠商回收下架。

另外像是博客來上販售的超水感防曬乳,被檢驗出:防曬成分與原查驗登記含量不符合,勒令下架外也會進行開罰。

圖片來源:pexels

蝦皮.樂天均上榜 涉及外包裝「誇大不實」

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楊舒秦指出,另外像是彩妝、香氛類,還有美髮系列化粧品則有9件不合格,全數為標示不完整及涉及誇大。例如Pchome販售的「Dr.FORHAIR頭皮豐盈養髮液」,外包裝標示不完整,宣稱「減緩現代人因外在因素而掉髮症狀」涉及誇大,遭裁處1萬元。

17件違規產品中,「標示不符」佔65%,其次為「未經核准即輸入併無中文標示」24%、「防曬含量不符原申請含量」5.5%及「製造場所未完成工廠登記」佔5.5%。依照違規部分,新北市衛生局按次開罰,最高可罰上百萬。

資料來源:新北市衛生局

化妝品誇大宣稱療效 如何辨別「問題產品」?

在衛福部公布的文件中,明確規範化妝品、保養品廣告,其中也很明確的提到會違法的項目:涉及醫療效能(例如刺激毛囊生長、改善皮膚炎)、誤導消費者其有醫美功效(例如效果媲美肉毒桿菌)、涉及生理功能(例如排毒、促進血液循環),虛偽或誇大也是開罰的範疇。

所以在網路上選購時,一定要先看化粧品是否有完整的中文標示,選擇有許可證或核准字號,價格特別的便宜的也要注意,別聽信誇大不實或有醫療效能。

文/王芊淩 圖/何宜婷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冬天進補要當心!服用「感冒藥」別吃薑母鴨、麻油雞

你有失眠困擾?睡前穿「襪子」早15分鐘入眠

10個過期化妝品別急著丟!原來它們還有這種用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