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說到了到了唐代,命理取代了對國運研究的讖緯學說,最著名的就是李虛中的古法命理。

李虛講究年命為主,四柱為胎元,月,日,時。這個主要是來自於《李虛中命書》,但是李虛中命書很可能不是李虛中寫的,是宋人偽作。但是代表了一些李虛中的思想。

那麼為什麼唐代就有的命理,到了北宋才繁榮起來呢,這就要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人,徐大升。

《淵海子平》其實雖然說是徐子平的思想,但是實際上是徐大升的作品,徐大升差不多是南宋的人,傳說是子平的傳人,但是在沖虛子,僧道洪之後。

北宋時期的華山可是個厲害的地方,據說相術的麻衣道者,紫微鬥數的陳摶,四柱的徐子平都在華山修鍊。這裡面有個奇怪的事情,就是作為命理一個重要門派的紫微鬥數是不取日主的,只是選擇農曆初幾來斷命。這個我們後面再說為什麼。

我們現在來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為什麼到了宋代命理學發展起來,第二個就是為什麼子平命理是看日主的。

關於命理學為什麼發展起來,這個和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就是畢昇。因為北宋的畢生髮明瞭活字印刷術,這個發明使得書籍的印刷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北宋出現了我國書籍出版的高峯。

這主要是因為北宋的「守內虛外」以及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同時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收手工造紙術的完善,都使得出版業的繁榮。因此才會有那麼多人開始出版書籍。在出書熱的背景下,命理書籍的繁榮和流傳就不奇怪了。

那麼為什麼子平命理是看日主的呢,這個又和當時的科舉制度密不可分。

科舉制度出現於隋煬帝時期,而在唐代開始推行,但是真正的繁榮是在宋代。唐代雖然有科舉的,但是次數了可參加的條件比較苛刻,因此人的命運主要開始看出身,這就導致了人們的思想比較看中出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命理重視年柱月令的原因。因為年和月是出生以前就決定的,不能更改,也代表了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出身的情況。

而到了宋代,因為宋太祖很清楚自己的江山是怎麼得來的,他給所有的人都提供了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途徑,這個途徑不是造反,而是科舉。只要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平步青雲,因此在這個時期,我們的個人努力,對於人生命運的影響就起到了決定作用。日和時辰,使我們出生以後的脾氣秉性,是我們可以做主的部分。因此宋代子平命理強調日主,這就反映了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的思想。

我個人的觀點,還是年命並不重要,月日時辰非常重要,有興趣的人不如找兩個個農曆生日一樣,時辰也一樣的人比較一下,會很相似。

我曾經遇到過兩個人,這兩個人的農曆生日和時辰很接近,年齡差了10年,我當時斷這兩個人非常相似。結果果然,倆人都是家中排行老三的人,都是有個姐姐,兩個人的身高一個182cm,一個183cm,兩個人的目前都有糖尿病,兩個人的老婆都是1980年2月出生,生日接近,兩個人的岳母都是腿有殘疾,兩個人都是從小離家,兩個人都是頭胎兒子,也都是唯一這麼一胎。

那麼為什麼紫微鬥數是 不需要日主的,而子平命理卻要看日主,刑衝剋害到底是什麼,我們下一次再說。

我是一個算的不太準的算命先生,我的文章只代表個人觀點,歡迎探討,拒絕噴子。

ar __WE>k??^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