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的到來,除了代表天氣會越來越熱之外,也表示戲水的人會越來越多,每年這個時候都會頻傳意外溺水事件,雖然年年都在宣導,但意外仍然不停發生。

 

教育部體育署發布新聞稿表示,每年學生畢業季或準備放暑假時,時常發生學生結伴戲水而溺水的意外,尤其端午節過後就進入夏日學生溺水意外的高峯期。所以體育署特別推出「新版防溺10招」,強調「5不5要」,希望學生能牢記以保障自身安全。

 

「5不5要」分別為不長時、不疲累、不跳水、不落單、不嬉鬧,以及要合法、要暖身、要注意、要冷靜、要小心。

 

5不:

 

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是因為怕身體會失溫;戲水游泳是需要體力的,如果身體狀況不佳就不要逞強;在外戲水時,若不熟悉海邊地形或沒有抓好距離就隨便跳水的話,很可能讓自己受傷;很多的意外都是在嬉鬧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玩水再開心也不要過度,以免發生憾事;出去玩水最好能結伴同行,除了互相有個照應外,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也不會找不到人幫忙。

 

5要:

 

有些人可能喜歡去較少人、相對危險的地方尋找刺激,但戲水地點絕對要合法,現場必須有救生設備與人員;玩水時最怕的就是突然抽筋或不適應水溫,除了基本的自救方法要會之外,下水前務必記得要暖身;玩水前記得看一下天氣預報,氣候不佳就不要前往戲水,以免發生危險;在湖泊、溪流、海域玩水不比在游泳池,可能會有各種狀況產生,所以戲水游泳時務必格外小心、保持警覺。

 

戲水是個輕鬆開心的避暑休閒活動,只要謹記並遵守以上的防溺10招,不要有僥倖、逞強的心態,畢竟大家都希望能快樂出發、平安回家。

 

(首圖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