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上漲股票中並沒有公司能應對“超級真菌”,多爲抗生素相關股票,同時其產品也大多無法應對“超級細菌”。“超級抗生素”研發市場冷清

  全文1798字,點擊文末鏈接可暢讀全文,也歡迎參與文末評論。

  “超級真菌”耳念珠菌在全球多地肆虐。4月11日,魯抗醫藥、海王生物、聯環藥業、四環生物、海翔藥業等漲幅顯著。事實上,這些公司的產品多爲細菌類抗生素,與真菌感染並無關係,既無法應對真菌感染,也幾乎無法應對“超級細菌”。圖/視覺中國

  文|財新記者王璐瑤

  中國已發現18人感染“超級真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目前暫無死亡案例。這一真菌在全球多地肆虐,僅在美國就有587例已知感染病例,死亡率達60%。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經將其列入“緊急脅迫”的微生物名單。(參見“中國已知18人感染“超級真菌”流行情況或被低估”)目前中國死亡率明顯低於美國的情況下,A股“超級真菌”概念股卻已全線上漲。

  4月11日,魯抗醫藥、海王生物、聯環藥業、四環生物、海翔藥業等漲幅顯著。開盤後,聯環藥業開盤漲停,魯抗醫藥開盤漲停,此後五分鐘漲幅滑落至8.8%附近,海王生物開盤上漲9.47%,此後滑落至7.5%,海正藥業上漲3.53%後下跌0.30%。

  事實上,這些公司的產品多爲細菌類抗生素,與真菌感染並無關係,既無法應對真菌感染,也幾乎無法應對“超級細菌”。

  例如,魯抗醫藥( 600789.SZ )4月10日上漲9.99%,公司超過四成收入來自抗生素類產品,但2017年營收中,26.14%爲獸用抗生素,另有13.47%是抗生素原料藥。

  聯環藥業( 600513.SZ )4月10日上漲10.06%,產品包括硫酸粘菌素片。公司董祕公開回應稱,這款藥物的替代品較多,藥物在公司銷售比例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沒有對抗“超級病菌”的商業潛力。

  海正藥業( 600267.SZ )4月10日上漲7.09%,是國內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基地之一,可生產替加環素及萬古黴素。2017年僅六成收入來自醫藥商業,11.47%的營收來自抗感染藥物。

  海王生物( 000078.SZ )4月10日上漲9.98%,近八成收入來自醫藥商業流通,僅1.88%的營收來自醫藥製造。

  “超級細菌”、“超級真菌”是臨牀上對攜帶多個耐藥基因的多重耐藥菌的泛指。如對細菌而言,其可通過不斷變異,出現耐藥基因,當某種抗生素對細菌無效時,臨牀上可以採用其他種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但“超級細菌”攜帶的抗藥基因可以在細菌之間轉移,會使宿主菌不斷擴充對抗生素的耐藥種類,從而形成越來越強大的“超級細菌”,對抗生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抗生素的濫用可提升細菌們的“升級”速度。

  在藥物選擇少的情況下,相關藥物開發情況並不樂觀。李峙樂說,全球市場自1987年後就再也沒有新機理的抗生素上市,原因在於抗生素的毒性問題難以解決,絕大多數藥物開發都在臨牀一期階段失敗。

  中國已有至少18人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真菌”。此種名爲“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的多重耐藥真菌已在全球多地肆虐,僅在美國就有587例已知感染病例,死亡率達60%。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經將其列入“緊急脅迫”的微生物名單。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傑告訴財新記者,耳念珠菌是近些年新發現的一種念珠菌,國內有分離,但較爲少見。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耳念珠菌臨牀感染病例,首例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王輝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黃廣華合作研究並報道,15例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被發現,另有2例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鑑定得出。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尚紅及其團隊在發表的論文中指出,由於這一新型真菌容易被誤鑑定爲其他真菌,該真菌真實的流行情況可能被低估。

  美國“超級細菌”事件再敲抗生素濫用警鐘[2016-05-30]

  2016年5月26日,美國微生物學會刊物《抗生素與化療》報道了美國本土首例人感染攜帶MCR-1基因的大腸桿菌(E.coli MRSN 388634)病例。

  該大腸桿菌的質粒上編碼了15種耐藥基因,並且對被稱爲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粘桿菌素(Colistin)具有耐藥性。媒體和公衆都陷入了對於這類抗藥性極強、抗生素無能爲力的“超級細菌”的恐慌之中。

  “超級細菌”,主要是指對多種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的細菌,而不是指其對人體的殺傷力很大,濫用抗生素被公認爲是產生超級細菌的一大原因。

  中國圍堵“超級細菌”[2010-11-01]

  一種在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首先發現的“超級細菌”,終於在中國露出行蹤。實際上,它在中國這個抗生素濫用最爲嚴重的國度,已經潛伏了至少半年以上。

  此前,研究人員8月11日在《柳葉刀·傳染病》雜誌刊文披露,有一類攜帶新基因“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下稱NDM-1)的超級耐藥細菌,幾乎所有抗生素對其都束手無策。

  當時,中國內地尚未有這種“超級細菌”的報告。但事實上,它已經隱藏在中國的某些地區。

  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中國疾控中心)舉行媒體通氣會稱,在寧夏兩名新生兒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共發現三株攜帶NDM-1耐藥基因的細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