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實證明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不過他的歷史評價卻不低,史學界普遍認爲,朱瞻基和他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是漢文帝、漢景帝類似的統治者。

  在明宣宗駕崩前,除了對軍國大事進行了安排以外,還向他的母親張太后提出了一個私人請求,那就是將宮外的吳賢妃以及兒子朱祁鈺接回宮中,代爲照顧。

  正是這個請求,引起了後世的猜測。按照《明史》的說法,吳賢妃一開始就是明宣宗當太子時候的侍女,後來因爲生下了朱祁鈺,則被封妃。吳賢妃的墓誌銘《榮思賢妃壙志》也支持這種說法,並說得更爲詳細:

  妃生而婉靜,以永樂十年八月二日,選召掖庭,時年十六。得侍宣宗章皇帝於青宮。宣德三年,生郕戾王,後進封賢妃。

  然而,這裏卻有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吳賢妃和朱祁鈺,爲什麼會送到宮外撫養。堂堂大明天子,自然不是因爲住宅緊張,纔行此下策。更爲重要的是,明宣宗一共也才兩個兒子。其中長子是宣德二年出生的朱祁鎮,母親孫貴妃也一躍成爲皇后,次子就是比朱祁鎮小一歲的朱祁鈺。

  孫貴妃固然是得寵,朱祁鎮更是鐵定的太子。但是,按照人之常情,朱祁鈺也應該是明宣宗的心頭肉,也應該得到相當程度的寵愛,那爲什麼明宣宗就狠心將其扔在宮外,直到臨死前才接進宮中呢?

  《罪惟錄》中提到了這樣一個說法:原來,吳氏一開始並不是太子朱瞻基的侍女,而是叔叔朱高煦的宮女。這裏所說的宮女,其實就是妾室的意思。當朱高煦發動叛亂之後,朱瞻基迅速平叛,並將朱高煦的女眷都罰到宮中爲奴爲婢。

  偏偏這個吳氏因爲容顏出衆,卻被朱瞻基所看中,將其養在宮外,過着金屋藏嬌的生活。之所以不堂堂正正入宮,還是因爲是叔叔的人,朱瞻基生怕會引起朝野的千夫所指。哪怕是在宣德三年,吳氏生下朱祁鈺,明宣宗高興萬分,也不過是封吳氏爲賢妃,還是偷偷摸摸給了一個名分,仍然沒有接他們娘倆回宮。

  直到是明宣宗撐不住了的時候,他再也不用理會流言蜚語,終於做了自己早就想做,也早就應該做的事情。吳賢妃這纔能夠回到皇宮,過上了安穩日子,而她的兒子朱祁鈺,也在明英宗朱祁鎮繼位之後,被封爲郕王。

  後來的故事,我們就比較清楚了。在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被瓦剌所擒。爲了不被瓦剌勒索,朱祁鈺在羣臣的擁戴之下,繼承了皇位,並遙尊朱祁鎮爲太上皇。

  朱祁鈺即歷史上的明代宗,他的母親吳賢妃則進位爲皇太后,可謂榮耀至極。只不過因爲朱祁鎮的第二次即位,是推翻了弟弟朱祁鈺的統治而實現的,這才又將吳太后的尊號,改爲了宣廟賢妃。

  這樣一個女子,經歷了是是非非,大起大落,卻在《明史》一筆帶過。雖然《罪惟錄》不是正史,但卻是明末清初史學家查繼佐所撰寫,原名是大名鼎鼎的《明書》。小珏認爲,《明史》之中的關於吳賢妃的介紹,實在有自相矛盾之處,倒是《罪惟錄》還算是公允客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