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转载自 镜传媒】

36岁接掌50亿企业 他曾被丢到冰天雪地盖厂

合隆毛厂董事长陈彦诚专访二

文 | 邱莞仁    摄影 | 王均峰 陈宗怡 邹保祥 林俊耀

2003年合隆毛厂董事长陈彦诚进入合隆工作,先后到深圳、河南、黑龙江等地锻炼。

创立于1908年的合隆毛厂,创办人陈顺风与姪儿陈聚水是福建移民,他们在船上听人说回收羽毛的价格不错,便开始收购羽毛至香港贸易。早年羽毛是屠宰鸭、鹅后的废弃品,如同现在的资源回收业;进入日治时代,陈聚水嗅到需求,他成立羽毛工厂「合顺行」,开始生产二战军用大衣。

 

第4代陈焜耀1990年接手台湾合隆后,全球跑透透收购羽毛、勤跑业务。(陈彦诚提供)
第4代陈焜耀1990年接手台湾合隆后,全球跑透透收购羽毛、勤跑业务。(陈彦诚提供)

第3代的陈云溪接班后,在万华企业化经营合隆毛厂,将羽毛原料出口至欧美市场。然而,1990年,娶有两房妻子的陈云溪突然罹癌过世,二房么子的陈焜耀不舍台湾祖业,便从兄长手中买下台湾合隆股份。

当时陈焜耀对外负债高达3亿元,对内又面临缩编国内彰化、台南等7座工厂、裁员1千多名员工后,离职员工低价抢食日本市场的压力。

陈彦诚说:「我爸接班时祖父病危,祖父希望家族不能够分裂,但我爸的说法是,当祖父昏迷时,家族成员就把我爸叫来,告诉他要怎么分清楚,所以我父亲把台湾合隆这一块承接下来后,相当辛苦。」

为了扩展事业,陈焜耀让妻子带著2个儿子移民纽西兰,他则全球跑透透收购羽毛、勤跑业务。1994年,凭著高品质的羽毛,合隆终于击败中国工厂的削价竞争,吸引美国纺织大厂Pillowtex注意,打开欧、美市场,业绩开始转亏为盈。

 
在第4代陈焜耀(中)带领下,合隆的羽绒原料产量占全球6分之1,年营收50亿元。
在第4代陈焜耀(中)带领下,合隆的羽绒原料产量占全球6分之1,年营收50亿元。

目前合隆的羽绒原料产量占全球6分之1,年营收一路成长至50亿元,供应顶级羽绒服品牌Moncler、Canada goose羽绒原料。合隆台湾区经理郑秉寰说:「我们的羽毛都经过3段清洗、烘干,还要人工用镊子挑拣杂质,加工后的羽毛不会残留血水、雏毛与石头,纺织厂的生产线才不会坏掉。」

父亲的形象宛如超人,延续了家族企业的生命,2003年,陈彦诚进入合隆工作,没有富5代的幸运,他先被父亲丢到深圳、河南厂锻炼;2年后,父亲要求他到冰天雪地的中国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设厂。

陈彦诚(右)2003年进入合隆,2年后到黑龙江建厂,半年内就完工生产,左为合隆台湾区经理郑秉寰。
陈彦诚(右)2003年进入合隆,2年后到黑龙江建厂,半年内就完工生产,左为合隆台湾区经理郑秉寰。

从纽西兰小留学生到中国北大荒,黑龙江纬度高,长达半年时间处于冰封,盖厂必须跟老天抢时间,陈焜耀说:「深圳厂是我盖的,所以我让他去黑龙江锻炼,我要求他夏天结束前一定要盖好,不然土壤会结冻,没想到他如期完成,还盖出合隆在中国办公室跟宿舍最舒适的厂,我真的很惊讶。」

由陈彦诚主导的黑龙江厂,短短半年就启用生产,创下合隆最短的建厂纪录,再隔2年,他又被派往日本,设立日本合隆株式会社。

 
2008年金融海啸,很多东西都很黑暗…我和台干连夜逃走。
2008年,陈彦诚(右)陪父亲陈焜耀度过安徽厂员工叛变,两人开始一起跑马拉松。图为合隆大园厂员工正在挑拣羽绒杂质。
2008年,陈彦诚(右)陪父亲陈焜耀度过安徽厂员工叛变,两人开始一起跑马拉松。图为合隆大园厂员工正在挑拣羽绒杂质。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合隆毛厂也面临成立百年最痛苦的考验。当时合隆外有日本客户跳票1千6百多万美元,内有安徽厂中国厂长带头叛变,夺走生产机器设备与经营权,长年投资付诸流水,陈焜耀上法院讨公道,边谈案情边吞镇定剂,但安徽厂最终没回到合隆手中。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很多东西都很黑暗啊!」不愿多谈细节,说话口气温和的陈彦诚声音里没有太多情绪,但他坦言:「用我爸的说法是:包括我、所有的台籍干部都是连夜逃走。你很难说商业纠纷不会出事、不会有奇怪的事发生,毕竟我们是在别人的地盘上…」

或许是为了安慰父亲,陈彦诚一句:「爸,世界那么大,我们的格局不需要拘泥在这个地方。」陈焜耀决定放掉安徽厂,并加入儿子跑马拉松的行列纾压。

 

全文网址镜传媒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317bus003/

※ 合隆毛厂董事长专访  系列报导

【合隆毛厂董事长专访一】高颜值少年董仔 领军百年企业向前冲

【合隆毛厂董事长专访三】办公室藏玩具 少年董拉近员工距离

 

合隆羽藏粉丝团 https://www.facebook.com/hoplion/

合隆羽藏寝具馆 http://shop.hoplion.com.t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