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果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考古曾一度是熱議的話題,人們通過考古,可以直接的瞭解古人過去的歷史,若彤爲大家講的是,湖北工人在施工時發現千年古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湖北省曾經是楚漢聚居地,這裏的楚文化十分的濃烈,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古那就是位於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趙湖村的九連墩戰國古墓,之所以能夠聞名全國,是因爲這個古墓是由九座大中型墓葬封土堆成的古墓羣,是戰國時期,處於鼎盛期的,楚國墓葬,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棗陽的民間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他說古時有一位清正廉明的大臣,他剛正不阿,得罪了很多的貪官污吏,他們對他極爲痛恨,一直想欲除之而後快,某天,這一位大臣因爲賑災的事情,惹得皇上龍顏大怒,而那些貪官趁機添油加醋,最終皇帝下令將大臣斬殺,還把大臣的頭顱當衆銷燬,事情過後,皇帝的怒氣已消大半,他想想殺掉的忠臣,無辜冤死,於是下令厚葬。

  難題來了,這位大臣的頭顱已經沒有了,爲了能使大臣有尊嚴的安葬,皇帝下令用金子造了一顆頭顱,歷史上最熟悉的就是曹操得到關羽的首級之後,下令用沉香木雕刻關羽的身區,保證他死有全屍,皇帝可比曹操大方多了,是用金子做的頭顱,價值連城,這就引來了很多的盜墓賊,於是大臣們連夜下葬,製造了九座相同的古墓,以作迷惑。而這座墓從興隆至武店一字排開,綿延五千裏。

  獨有偶,在2002年,湖北省準備建設孝襄高速公路要經過此處,由於是公路所選地理位置一定要高,爲了能夠使九連墩墓地保存下來,專家們想了很多的辦法,但是高速公路最終還是要從1號主墓的墓室正上方通過,經過有關部門的商量,迫不得已於是就開始對戰國古墓進行挖掘。

  從建國以來,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的長沙墓,到60年代的江陵墓,已經挖掘出了7000多座古墓,大量的實踐使我國楚文化研究成果頗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能夠通過墓的模樣來判斷裏面有什麼陪葬品,而九連墩古墓,是湖北發掘的最大的古墓,尤其是1號墓,發現了巨大的車馬坑,以及其中的33輛車,這也是我國迄今爲止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車馬坑,墓中還有身份尊貴的周天子,他乘坐了六輛馬車,他是楚國最高的君主。

  九連墩古墓裏的文物都很珍貴,古墓裏還出土了保存千年的絲綢,以及號稱“金聲玉振”的楚國編鐘,而且還出土了大量的竹簡,很有文物研究價值。

  不得不說這次考古,還是有很大的發現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