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怨靈,據說是指那些含冤而死之人,死後無法昇天或進入輪迴,而繼續留在人間的、有待科學研究的物質。在古代日本,像這樣在死後成為怨靈,在人間久久徘徊並引發各種靈異現象,從而使人們感知他們怨氣的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有四位相當出名。

第一位是奈良時代的早良親王。按照日本的紀年,早良親王大約出生於天平勝寶2年,即公元750年,是日本光仁天皇庶出的兒子。他的一位同父異母的哥哥後來成為日本平安時代的開創者,即鼎鼎大名的桓武天皇。

古代日本的「時代」,主要以首都的所在地命名。早良親王出生在當時的首都奈良,由於是庶出,原本並沒有希望被立為太子。於是早良親王在11歲便早早出家,所以也被稱作「禪師親王」。然而,到了公元781年,早良親王平靜的禪修生活被打破——他的父親退位成為太上皇,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即位為桓武天皇,他則還俗,被立為儲君。

但政治的黑暗遠超這位「禪師親王」的想像。桓武天皇即位後,預備將首都從奈良遷到今天的京都(平安京),這個提議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大爭議。有許多「既得利益者」出面反對,但也有許多大臣堅定支持。作為桓武天皇的心腹,藤原種繼親自出面策劃並開始執行遷都計劃,但由於反對派的暗中操作,藤原種繼遭到暗殺。

這次暗殺引起了朝廷震動。早良親王被認為是暗殺的策動者之一而被投入監牢。但是,早良親王顯然認為自己蒙受了冤獄——他大呼冤枉,「不自飲食,積十餘日,遣宮內卿石川垣守等,駕船移至淡路。比至高瀨橋頭,已絕。載屍至淡路,葬云云」(《日本紀略》前篇十三)。也就是說,早良親王絕食抗議十餘天后,在流放途中殞命。但他的屍體依舊被繼續流放到淡路國(今兵庫縣)。

早良親王到底有沒有密謀暗殺已經無從考證,但他顯然「確實」成了「怨靈」。早良親王死後,天皇嫡子安殿親王在延曆4年(785年)被立為太子,翌年,藤原百川的女兒被立為夫人(天皇妃)。僅僅兩年後,這位年僅30歲的夫人便去世;延曆八年(779年),桓武天皇的生母去世。不僅如此,在夫人死後不久,太子便患上類似「焦慮症」的怪病,終日躁動不安。天皇往視之,答曰「早良親王陰魂未得安撫」。於是,朝廷便將早良親王追謚為「崇道天皇」,並按天皇標準為其修建陵墓。

(祭祀早良親王的崇道天皇神社)

但僅靠「奉謝其靈」似乎並不能撫慰蒙受冤屈的早良親王。最終,桓武天皇決定正式遷都京都,並將都城命名為「平安」,其背後的擔憂和對早良親王怨靈的恐懼,可想而知。

第二位是平安時代的菅原道真。出生於承和12年(845年)的他似乎不論是在日本還是中國,都相當有名。在平安時代,菅原道真是一位堪比「學神」的人物。據說他天資聰穎,精通漢儒學,在三十三歲時便成為文章博士。更為厲害的是,菅原道真並非一個只會文墨的書獃子,傳說他「一日訪都良香,會良香講射,良香以為彼儒生未嘗操弓,試授弓矢,道真一發即中,觀者驚服」(《大日本史·菅原道真傳》,卷133)。

(菅原道真)

更加令人欽佩的地方在於,菅原道真出身十分平凡,他的學問和地位全憑自己的本事得來。寬平九年(897年),菅原道真任權大納言、右近衛大將。深得宇多天皇信任的他,在醍醐天皇登基後,「詔同藤原時平參決萬機」。雖然論官位,菅原道真排位在左大臣藤原時平之下,但以文章和能力取得天皇賞識的他,隱然凌駕於藤原氏。醍醐天皇甚至與寬平法皇密議,打算「天下之政,卿(道真)宜專奏決之」,也就是讓菅原道真總理天下政事,位極人臣。顯然,菅原道真足弓稱職——史書評價其「諳練治體、裁決如流、綱紀振肅」。然而其改善民生的措施觸犯了公卿貴族的利益,而菅原道真明知如此也從來不避權貴,引起了世家大族們的不滿。

延喜元年(901年),藤原時平發動朝內其他與道真為敵之朝臣對年輕的醍醐天皇祕密進讒,誣陷道真有意謀反,與太上皇宇多天皇合謀要擁立醍醐天皇之弟齋世親王為新天皇。醍醐天皇亦有意減除太上皇的寵臣,立刻放手讓藤原時平負責菅原道真的處置。於是,菅原道真被連夜抄家,貶為太宰權帥,流放到了九州的太宰府。菅原一家人一個都不許跟隨,被強制流放出平安京任由他們凍餓而死。而菅原道真本人,也在到達流放地後不久便鬱鬱而終。

菅原道真死後,平安京便發生了一大串奇異天象,大致都和雷電有關,同時伴有火災、瘟疫,在整個平安京肆虐。其中有許多為人們熟知的故事,例如在朝議之時一道落雷劈中屋頂,又比如僧侶凈藏的耳中飛出兩條青龍等,就不一一贅述。最終,在菅原道真冤死一百多年後,凡致其冤死的當事者和當事者的後代都受到了相應的報應,朝廷也在戰戰兢兢中恢復了菅原道真的地位並追贈為太政大臣,其怨靈引起的靈異事件才慢慢消失。

(描繪菅原道真顯靈落雷的圖畫)

今天的菅原道真已經成為日本的學問神,被供奉在九州太宰府天滿宮。天滿宮在日本有近一萬五千個分社,每年都吸引著日本乃至周邊國家的應考學子前去祭拜。

(太宰府天滿宮)

第三位是平將門。平將門的出生年代已難以考證,大致處於平安時代中期,是桓武天皇的五世孫。

(平將門)

平安時代,藤原氏是整個國家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對舊制度的維持、對莊園土地制度的維護使得平安時代的社會矛盾持續發酵。

在律令制框架下,對地方官有嚴格的限制。然而到平安時代中期,這些規定逐漸被打破。桓武天皇的後裔高望王被賜姓平,從此紮根於關東。他的三個兒子平國香、平良將、平良兼都擔任地方職務,成為一方武士的領袖。武士階級需要來自皇室和貴族的代表,而桓武平氏、清和源氏,以及後來的奧州藤原氏等都脫離了原先的貴族體制而成為武家領袖。

平氏內部的爭鬥演變為一場廝殺,承平五年(935年),平良將之子平將門與源護及叔父平國香大戰,平國香被其侄所殺。平國香之子平貞盛從京都返回常陸國(今茨城縣東北),與叔父平良兼合兵攻平將門,不利敗走。937年,平將門被朝廷大赦,在地方上私自用兵、殺死疆吏、擾亂一方治安,朝廷卻不能追究。

同一年,平將門調停了武藏國豪族之間的紛爭,對他的調停不滿的一方遂上京指控平將門謀反。自恃強力的平將門又在常陸「多管閑事」,為了支持因不納貢租而被追捕的藤原玄明,他乾脆起兵攻下了當地的行政機構。之後便一不做二不休,陸續向周邊數地進軍。據說,平將門自稱新皇,即另立天皇門戶,設立官署,與朝廷相抗衡。

早年在京都時,平貞盛早與平將門不和,曾對敦實親王預言:「它日為天下患者,必彼夫也」。此番又加殺父之仇,更是不共戴天。天慶元年(938年),平將門已經為亂,平貞盛怕自己久居東國會被朝廷懷疑,同時也是為了謀取討伐平將門的大義名分,他決定上京。得知此事,平將門率軍追擊至信濃,平貞盛苦戰之後僅以身免。

隻身逃亡京都的平貞盛得到朝廷的支持,他再次率軍討伐將門。這一次他避免與將門正面交鋒,平將門找不到敵軍主力決戰,「因散還其眾,率千許人出下野」。平貞盛抓住機會,與下野的藤原秀鄉發兵四千人反擊,平將門的武運漸衰,日暮途窮。天慶三年(940年)二月,叛軍被擊破,平將門也被平貞盛所射殺。平將門死後半個月,朝廷任命徵東大將軍討伐叛軍,但橫行東國的叛黨不是死於朝廷,而是死於其他武家之手。

有關平將門最為靈異的事,是在平貞盛跟平秀鄉跑去另一邊看示眾的將門的首級時,首級突然睜目對兩人大笑著說:「不過就是砍了我一個腦袋罷了,你們用不著得意,之後自然會有人為我報仇雪恨!我不會就這樣下地獄去,我會永遠詛咒你們的子孫!」後來當平將門的首級被帶往京都向朱雀天皇呈報時,眾公卿打開包裹著平將門首級的木盒時都被嚇到魂飛魄散。木盒裡面的首級一臉憤怒爭著雙眼,口裡還發出咬合時牙齒的碰撞聲音,把一朝公卿和天皇都嚇得魂飛魄散。

平將門直到江戶幕府德川家光時才獲平反。但朝廷正統始終視之為反賊,一直到二戰後,纔在反對天皇制的人們的描繪下成為反抗朝廷暴政的英雄。

第四位是崇德院,即崇德天皇。當時,退位後的太上天皇雖身在院(太上皇的居所)內卻依然可以攬政專權,這種體制被稱為「院政」。1123年,年僅27歲的鳥羽天皇已經成為太上皇,由其年僅11歲的兒子繼位,為崇德天皇。但此後的28年仍然由鳥羽上皇專權。在鳥羽院政時期,各種矛盾錯綜複雜,特別是圍繞皇位的爭奪,劍拔弩張,整個國家瀰漫著驅之不散的血腥;同時,圍繞攝關藤原家族進行的權力爭奪也在展開。

(崇德上皇)

到了保元元年(1156年),鳥羽上皇辭世,崇德天皇繼任上皇,後白河天皇即位。由於後二者的手腕不及鳥羽上皇,導致朝廷出現權力真空,各種權力之爭集中爆發: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的矛盾,攝關家藤原忠實、藤原賴長和藤原忠通的矛盾。是年7月11日,爆發了「保元之亂」。平家和源家的平清盛、源義朝、源義康對崇德上皇的居所發起攻擊。最終,崇德上皇被發配贊岐國(今香川縣),側近官員都被問斬或流放。

權力之爭到此結束,但崇德上皇卻化身怨靈——且是「日本第一大怨靈」。據說,失敗後被流放的崇德上皇流放地抄寫了五部大乘佛經,要求送入京都納於寺中,但遭朝廷拒絕。崇德上皇為此大怒,咬破手指寫下誓文,要成為日本國的大魔緣,「取皇為民,取民為皇」。人們相信他的詛咒真的應驗了,崇德上皇死後,平家凌駕於皇室之上,開始了近七百年的視皇室為玩偶的武家傀儡政治。一直到明治時代,明治天皇還曾到崇德上皇位於四國到的陵墓祭拜,以安撫其怨靈。

說到底,究竟有沒有怨靈這回事情,誰也不好說。關於怨靈傳說的流傳、對怨靈的恐懼,體現的是日本神道信仰中對「怨靈」的恐懼。試圖去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也許未必會將這些故事當真,但卻不能忽視其作為日本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從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有著相當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馮瑋,《日本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

部分參考網路


古日本四大怨靈,他們是從怨靈雷神升華為天神的日本最大怨靈,他們分別是:菅原道真、平將門、早良親王、崇德天皇。

靈,是指因含恨而死造成的怨氣,死者因這種強烈的怨氣無法進入輪迴,時常出來作祟,導致很多怪事的發生,日本歷史上就有很著名的「四大怨靈」,而在日本,這種妖怪文化比更加盛行。日本境內據說認證的妖怪就有400-600種,有關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且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妖怪題材大量充斥在日本動漫作品之中,也可以說就是現在二次元文化的深厚基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