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炮巨艦之外,在海戰中我們還青睞什麼?

魚雷,這隱藏的殺手,總是突如其來,攻其不備。正因為有了魚雷這種專門打擊水面艦艇的高威力武器。先後兩次世界大戰中,各種中小型水面艦艇與潛艇由於搭載有魚雷,而具備了與大艦「一搏」的驚人殺傷力。

不過隨著導彈的實用化,魚雷在水面艦艇上的「光環」迅速褪去。到上世紀60年代,先進國家海軍的水面艦艇上,大大的反艦魚雷發射裝置紛紛被反艦導彈發射架和火箭深彈發射炮所替代。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魚雷從此退出歷史舞台。雖然魚雷打擊水面艦艇不如導彈實用,但魚雷的反潛能力依舊是不庸置疑且無可替代。直到今天,甚至包括美軍在海軍的水面艦艇上,輕型自導魚雷還是用來反潛自衛的標準配置。

魚雷對於潛艇來說那更是常青樹,因為在空氣中飛行的導彈是無法在水下航行,反航導彈主要依靠雷達與紅外製導手段,所以在水下無法發揮作用。所以靠螺旋槳航行、使用水聲制導魚雷仍是打擊水下目標的首選。

其實早在二戰時期,一些國家就已經開始在實戰中使用聲吶制導的自導魚雷擊殺水面艦艇,並且取得了可觀的戰果。美國海軍MK27潛用魚雷與德國海軍的T5導引頭的G7系列魚雷最為知名。潛艇間的對決,那更是水下魚雷間的戰場。

不過魚雷也有其弊端,我們總說緣分雷,其最大的缺點是接敵時間過長。這個時間是由魚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決定,因水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在水中航行阻力更大一些。魚雷的優點即為威力強,破壞性大,艦船一旦被擊中,除了造成嚴重的結構損傷外,還會引起進水和其他設備損傷,這在遊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潛艇發射重型反艦魚雷打擊水面艦艇至今仍是可行的。冷戰後期比較有名的潛艇用魚雷擊沉戰艦案例,便是馬島戰爭期間英軍的「征服者」號核潛艇使用魚雷擊沉了阿軍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

事實證明,如果缺乏反潛自衛手段,水面艦艇在魚雷面前仍然是脆弱的。所以現代大型艦隻普遍需要裝備反潛魚雷,目的就在於讓潛艇不敢隨意靠近發起攻擊。更不要說,裝備自導魚雷的反潛機一旦「抓到」潛艇,後者往往也在劫難逃。

總之,魚雷雖已不再是水面艦艇反艦的主要手段,但它一直沒有「退場」。圍繞著魚雷,水面下對抗也一直沒有停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