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一】考點梳理及方法點撥

計算單元的考點分計算與解決問題兩塊。

一、計算。

當前計算能力是考試的核心,任何一張卷子關於「計算」均達到7~80%。而計算出現的形式無處不在,填空題、選擇、判斷、比大小、解決問題都需要用到計算能力。但孩子在做題時,會根據題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計算方式,沒有明確要求列豎式的題目,多數都是通過口算完成,自己根本不知道對錯。

【學法點撥】

1、所有的計算務必以豎式的形式去呈現,若是先口算的題目後面驗算時務必要列出豎式,在低段,不要急著把計算過渡到口算。

2、列豎式務必看到做題過程。

(1)加法豎式書寫格式。

加法可以採用(圖一)或(圖二)的形式,進位點不要像(圖三)一樣寫在兩個數位之間。

(2)減法豎式書寫格式。

對於減法豎式會做錯的孩子,務必逐步寫出做題過程,這裡不單單是簡單地把數字算對,更重要的是思維秩序問題。看看右邊,想把這道題做對,需要經歷9步過程,如果不先把這個過程先建構好,孩子在後繼的計算時,還是會出錯的。

二、解決問題。

在這個單元中的解決問題有兩種情況。

1、估算。

估算解決問題就是題目中問「夠不夠」的問題,很多孩子只是簡單地計算出結果進行大小比較,而對於「夠不夠」卻很茫然。

【學法點撥】關於估算的題目,孩子既可以準確計算,也可以估算。關鍵是先理清數據的身份,根據身份再來判斷夠或不夠,而不是簡單的根據數據的大小。

2、加減兩步應用題。

孩子做加減計算的應用題時,習慣於根據題目中的關鍵字「多」或「少」來確定這道題目是用「+」或「-」來運算。

此題,孩子在做題時就是看到題目中的「多」字簡單地對應為加法。

【方法點撥】首先要糾偏孩子的錯誤觀念,做題時的運算符號不是簡單地通過題目中的「多」、「少」與「+」「-」相對應的,那運算符號要怎麼對應呢?從目前三年級來說,最好的方式是,先將文本轉化成線段圖,再根據線段圖,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該選擇什麼運算方法了。

【模塊二】精準訓練

(此單元考查的主要就是計算能力與畫圖的能力,練習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