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中華文明起源時期的代表,已經成爲中華文化之根的象徵,獲得了其他任何傳說或史實中人物無法取代的崇高地位。

  黃帝採自明王圻《三才圖會》(資料圖)

  按《史記·五帝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

  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爲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爲天子,代神農氏,是爲黃帝。

  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爲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爲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爲多焉。

  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說,存亡之難。

  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士德之瑞,故號黃帝。”

  西山經的怪物(資料圖)

  上古巫書《山海經》中已有許多黃帝的材料。

  《西山經》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飢。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

  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鐘山之陽。”

  “有九丘,以水絡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百仞無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皞爰過,黃帝所爲。”

  崑崙山(資料圖)

  崑崙爲天帝之下都,乃黃帝所居地。

  《海內西經》曰:“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爲檻。

  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此天帝實即黃帝。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像(資料圖)

  系的第一支:黃帝的妻子嫘祖生了昌意,昌意有了兒子韓流,韓流取了蜀山子的女兒阿女,生了顓頊。顓頊生了兒子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長琴,長琴是有名的樂師。

  顓頊的兒子歡頭,歡頭生苗民。顓頊還生有兒子伯服、季禺、淑士。黃帝譜系的第二支:黃帝的兒子駱明,駱明生了白馬(鯀),鯀生了禹。鯀生均國,均國生役採,役採生修鞈。

  黃帝譜系的第三支:黃帝的兒子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黃帝譜系的第四支: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黃帝譜系的第五支:黃帝的兒子禺號,禺號生禺京。昌意,黃帝次子、顓頊之父。黃帝打敗炎帝后,他被封於西戎。

  《山海經·海內經》曰:“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之女,是爲嫘祖。嫘祖爲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爲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爲帝顓頊也。”

  昌意、昌僕回到若水,在今四川榮經六合鄉,即史稱嚴道古城坪的地方。

  昌意精通園藝農林之事,他用若木樹做粘,將其它樹苗嫁接,成了《史記》載的扶桑、若木馬桑、桃都等樹。

  當他們的後代顓頊長到十二歲時,昌意親手將若木樹苗封裝,由顓頊送到中原軒轅的故鄉,遍分到天下各地栽種,顓頊就隨黃帝一起學習領導和管理國家大事的本領,成爲五帝之一的中華人文始祖。

  少昊採自明王圻《三才圖會》(資料圖)

  少昊,又名玄囂,黃帝之子,是遠古時代羲和部落的後裔,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同時也是東夷族的首領。五帝之首,中華民族的共祖之一。

  《大荒東經》曰:“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郭璞雲:“少昊金天氏,帝摯之號也。”

  少昊在東海所建之國,以鳥名官之,諸官實皆鳥也。少昊名摯,古摯、鷙通,則爲百鳥之王而名“摯”之少昊,神話中其亦鷙鳥之屬。

  從伏羲到少昊的羲和部落到皋陶、伯益的東夷部落聯盟,一直是中國早期華夏族的主幹部分,爲早期華夏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漢族的姓氏大多源自少昊,少昊是中國嬴姓及其秦、譚、徐、黃、江、李、趙、樑、蕭、馬等數百個漢族姓氏的始祖。

  爲物人面而一目。(資料圖)

  《海外北經》曰:“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大荒北經》雲:“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海內北經》雲:“鬼國在貳負之屍北,爲物人面而一目。”

  鬼、威音近,當亦是一目國。也就是說鬼國,爲少昊的兒子所建。

  顓頊採自明王圻《三才圖會》(資料圖)

  顓頊,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姬姓,號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生子窮蟬,是虞舜的高祖。

  《海內經》曰:“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耳、謹首,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大荒西經》曰:“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顓頊的後裔有三面人。

  《大荒西經》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謂大荒之野。”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後來的夏、楚都成了他的子孫。顓頊生於若水之野,實處空桑。因佐少昊有功,被封於高陽(今河南杞縣)。

  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號高陽氏。顓頊成爲天下共主後,始都窮桑,又遷都於商丘,後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

  顓頊去世後,由黃帝曾孫、玄囂之孫高辛(帝嚳)繼位。顓頊成爲黃帝系下與帝嚳並列兩系中的一系,成爲中華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顓頊墓位於山東聊城東昌府區城西北7.5公里處。《大清一統志》載:“帝顓頊高陽氏陵有二:一在開州,一在東郡城西北二十里……在東郡者有廟,民間稱‘聊古廟’是也。”

  據文物考古調查,此處系一古化遺址則確鑿無疑。該遺址爲方形高臺地,暴露面積500平方米,爲黑灰土堆積。

  遺址表面散佈著不少陶片,可識器形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屬龍山文化至商周時期的遺址。顓頊墓南,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顓頊的廟宇。

  該廟規模宏大,遠近聞名。廟內有鐘樓、鼓樓、大殿、廊房、後樓等建築。大殿內供一高約7尺的顓頊帝執圭坐像。大殿後二層閣樓內,塑有顓頊帝及后妃神像。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有傳世之子二十四人,名老童、伯服、中騙、歡頭、淑士、三面、季禺、魍魎、虐鬼、小兒鬼、窮鬼、檮杌、窮蟬、苗民、蒼舒、敳頹、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稱等。

  軒轅國 採自清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資料圖)

  軒轅國,姬姓,其國君爲黃帝。

  《海外西經》:“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帝王世紀》說黃帝“居軒轅之丘,因以爲名,又以爲號”。黃帝生於軒轅丘,以軒轅丘之軒轅爲名爲號。

  據《博物志》記載,軒轅之國,諸天之野,和鸞鳥舞。民食鳳卵,飲甘露,以長壽八百歲而聞名。

  老童(資料圖)

  《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

  可以基本確定黃帝、昌意、幹荒、顓頊、老童、祝融、長琴的世系。

  帝嚳採自明王圻《三才圖會》(資料圖)

  帝嚳,姬姓,名俊,高辛氏,生於高辛(今河南商丘),是上古時期的一位著名部落聯盟首領。帝嚳是黃帝的曾孫,玄囂的孫子。蟜極的兒子。

  15歲時,帝嚳受封爲高辛侯。顓頊死後,時年30歲的他繼承了帝位。

  帝嚳爲天下共主後,以亳(今河南商丘)爲都,深受百姓愛戴。帝嚳死後,葬於高辛,現有帝嚳陵存世。

  春秋戰國後,帝嚳被列爲“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嚳前承炎黃,後啓堯舜,奠定了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共同始祖之一。

  苗民(資料圖)

  苗民,上古時代的三苗部族,顓頊帝的後裔。

  《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歡頭,歡頭生苗民,苗民釐姓,食肉。”

  《海外南經》曰:“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爲人相隨。”苗民實顓頊帝之裔孫。

  祝融(資料圖)

  祝融,傳說中的古帝,炎黃子孫。《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由此可見,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孫。

  另據《海內經》稱: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大荒西經》則補敘爲:“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長琴。”

  這樣一說祝融又成了黃帝之後了。春秋時的鄭國,是祝融族原來居住過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鄭縣一帶。

  《國語·周語上》說:“有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見,在夏族開始興盛的階段,祝融族有一部分還在嵩山一帶居住。嵩山與新鄭同爲鄭國疆域,基本上屬於一個地區。祝融,又爲神話傳說中的火神。

  《山海經·海外南經》:“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郭璞注:“火神也。”

  《淮南子·時則篇》雲:“南方之極,自北戶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則祝融者,南方天帝炎帝之佐也,唯黃炎古傳本屬同族。

  祝融的後裔頗多。《國語·鄭語》記載:“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佐制物於前代者,昆吾爲夏伯矣,大彭、豕韋爲商伯矣。當週未有。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

  妘姓鄔、鄶、路、逼陽,曹姓鄒、莒,皆爲採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斟姓無後。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羋姓夔越不足命也。

  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矣。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禮於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

  根據這段記載,後人歸結爲“祝融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

  鯀,姓姒,字熙,帝顓頊之子。《山海經·海內經》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爲鯀。”郭璞雲:“即禹父也。《世本》曰: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可證鯀亦系黃帝子孫。

  《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大荒之中,有人名曰歡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歡頭。歡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

  按照黃帝譜系,黃帝、雒明(夷鼓)、白馬(鯀)、炎融、歡頭,歡頭是第五代。

  鯀採自清肖雲從《離騷全圖》(資料圖)

  《海內經》曰:“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后稷採自明王圻《三才圖會》(資料圖)

  后稷,姬姓,名棄,是黃帝的玄孫,帝嚳嫡長子,傳說是周的始祖。堯舜時期掌管農業之官,周朝始祖。后稷出生於稷山,被稱爲稷王。

  后稷爲童時,好種樹麻、菽。成人後,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法。

  《海內經》曰:“西南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

  鸞鳥自歌,鳳鳥自,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有百獸,相羣爰處。此草也,冬夏不死。”

  楊慎《山海經補註》雲:“黑水廣都,今之成都也。”

  歡頭國採自清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資料圖)

  《山海經》中有許多長生不老的種族及仙人,他們多爲黃帝的後裔。

  《大荒南經》曰:“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郭璞雲:“甘木即不死樹,食之不老。”

  《海外南經》曰:“歡頭國在其南,其爲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一曰在畢方東。或曰歡朱國。”

  郭璞雲:“歡兜,堯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畫亦似仙人也。”

  (編輯:如風)

  聲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