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ENJOY 品牌故事"系列第 1 篇

??

我们坚持「ENJOY 趣办「是开放给大家的品牌,所以邀请了创始团队里不同背景的成员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关于行业,关于际遇,关于个人成长。

因为多元,所以精彩;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I.

2017年的圣诞,我跑到杨浦的一个办公楼里,像快递小哥一样想办法避开写字楼的道闸,躲开保安,楼上楼下去跑楼里的数据;中午顺便又在星巴克数了下点餐人流。如果告诉15年前在北京外文出版社编辑英文教材的我,这会是你今天的模样:你会做一个小小的生意,会天天下工地,冬冷夏热;如果告诉10年前的我,有一天你不卖地了,离开体制了,你去做一个包租婆,做一个小小的代理,赚几毛钱的生意;如果告诉5年前的我,你不会在JP摩根投资的商业综合体里做品牌了,离开了觥筹交错的圣保罗、纽约、莫斯科每年的世贸年会,你会进入一个园区改造领域,事无巨细;如果告诉3年前的我,你当时在做的是最精彩的一个项目,是适应了消费升级、内容制造、社群交互的时代潮流,这因为这个盘会让你在接下去的两年里遇到各种精彩的机会和诱惑,当然你也会有很多泪水和无眠夜……

我想那时那刻的我,都很难相信。

?

曾经的职业经理人,上海

II.

我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然后8、9岁跟著父母回到江苏。部队里的印象是夏天在一个泳池游泳,然后傍晚的时候大家都到团队里的礼堂看电影。到了江苏也是大厂,厂里有幼儿园、小学还有浴室,基本上你的事情「集体」都给你包了。父母也是一辈子吃公家饭并以此为自豪的人,所以大学毕业以后我也是去吃公家饭的。

6岁,山东

第一份工作校对英文稿子,和一个北外的女生,一个读稿,一个校稿;然后又去做招商,15年前大外资在中国还被好生伺候著,帮他们盖厂房、建研发中心,英文稿子也好,招商卖地也好,都是大单位,内心也显得很笃定;中途跑到国外工作了4年,也都感觉帮单位做的是大买卖。终于某个点,鼓足勇气开了舒适线,离开体制,去了外资,满世界跑著,感觉还是有的。而往后越发不可收拾,去了民企。在民企学会了算账,把老板的生意当成自己的做,再接下去自己做生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回到15年前的那个点,在宿舍里一遍遍读荆棘鸟的少女,和在杨浦的案场上,尾随快递小哥进电梯的我真正是两个人了。

?

MBA毕业典礼,荷兰

III.

还是从两年做了3个品牌说起吧。

在迪拜工作的时候,谢赫扎伊德路上一排都是15年楼龄的办公,很多都是小业主。当时我们的律师、保人、还有很多客户的办公都在这些老楼里。不管楼龄有多久,大堂都是芬芳的,走进老外的办公室,他们都有个coffeeboy,端来甜的发腻的奶茶,一下子就让人很平静。

回到国内,除了甲A很少遇到这么让人愉悦的办公环境,到了标准写字楼,总觉得冷冰冰的,然后乙级往往就无法看了,哪怕楼龄10年内的乙级。设施是好的,那哪里出了问题呢,答案很好找,是人。我们的普通写字楼仿佛都有一个国企范的大叔或大姐,抱著茶杯。而甲A楼里(比如IAPM),金碧辉煌的大堂,西装笔挺的保安,涂著红唇坐在前台的美女,笑著露出上下6颗牙齿,这些培训过的礼仪和场景让你觉得你被尊重。当然这个需要你自己所处的行业要么咨询、律所,要么行业前五强,你才能走到食物链顶级,傲娇这份 decent 待遇。

?

项目考察时捕捉的粉色天际线,上海

中间层的办公去哪了?园区和创意办公相应而出了。不懂工程和设计,那么就从「人」开始入行,所有的出发就从对人的尊重开始;而执著于这个行业的原因也是觉得一定要对你的用户有敬意。

刚离职出来第一个公司的名字就想好了,一定是「爱与尊重」;这个词的拉丁词根是 Amor,义大利语里是 Amore;后来品牌名打磨的时候就把A去掉,变成了「MORE」。那个时候有撸起袖子干一场的热情,随口一个口号就是 「Let』s Do It.」

过了半年几个老同事攒在一起,做新品牌,彼时家人重病在医院,特别需要人际之间的滋养和温暖,这也是选择老同事一起做的原因:大家一起滋养一个未来。所以第二个品牌是TREE,「Grow our future",滋养未来。

?

MORE品牌发布,上海

当成生意来做,事事就跟自己相关了,不能仅仅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或者擅长的区域,也不仅仅只做市场品牌营销这一块。做资产管理,首当其冲,资产在哪里。与此同时,这个行业也喧闹无比,资源型的物业创业团队切入需要时日;市场化的物业已有头部企业和想著做大规模的联合办公在争夺。

在这一年的摸索过程中(中途心酸过往省略1万字),我们逐步梳理了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我们看到大家都想做大而全,而这个行业从定位、设计、施工、营销、运营,偏偏又是一个链条拉得特别长的行业。大家都想去挖金矿,为什么我们不做一个卖矿泉水的人呢?所以「ENJOY 趣办」应运而来:

ENJOY 趣办

一定要有个 slogan,这次是"Just Enjoy."

因为创业过程中可以省略的10万字过往;因为服务行业,尤其是啃这个产业链里最难啃的一个环节:规定时间、规定价格内完成项目的租赁;因为服务过程中对接的是最勤劳的一群经纪人,严寒酷暑、风雨交加中带看;无数个陌拜中抓客……所以这一次,只想 ENJOY:Just Enjoy. 不仅仅让用户感觉产品的 decent,让从业人员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也能觉得有乐趣,享受整个过程。

回看2017年,出了很多金句名言,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少。希望每一个和我们相关的灵魂都能有趣,所以是「趣办」,有趣地去办。

?

阿尔勒河边,南法

IV.

再回到文头,我想跟2002年的我说:未来的5500个日子里,你会关闭很多门,打开很多门;认识很多人,疏远很多人;为很多人打开心扉,也会被一些人伤心;有很多眉飞色舞的得意,也有很多黯然伤神的失意;工作过中东、非洲、美国、欧洲之后,你落脚上海,而且还不是繁华的淮海路、南京路,而是耕耘漕河泾、张江、青浦、嘉定.....

你离开校园,以为会踏上所知,会有一个一辈子不变的职业,会有一个稳定的单位,而未来岁月一一展开的是奇妙的惊喜:你变成了一个很勇敢的人,做了一个小小的生意。

2018年即将到来,未来仍是未知,唯一已知的是它一定精彩和变幻,我们能做的就是去 Enjoy, 去做个有趣的人。

?

2016,南法

新空间,心运营

我是趣办,请多关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