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立高雄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執行長楊詠凱副教授

 

Local Alike是一家致力於推廣泰國社區型觀光的社會企業,其經營成就不但受到星展銀行以及阿育王基金會的肯定,其創辦人也是泰國政府社區觀光工作小組成員之一。根據創辦人說明,該企業目前主要的客源有大約7成來自泰國,3成來自國外,而且有不少人是來自於臺灣。比較特別的是大多數的客源是企業客戶,也就是企業把員工旅遊業務交給Local Alike,有時候他們甚至也會為這些企業安排教育訓練或團隊建造的活動。

 

 

Local Alike的經營特別強調回饋地方社區,進而達成社會影響力,除了跟參與帶團居民分享收入之外,他們還將自己部分利潤捐助給合作的社區,協助他們成立社區基金,基金的費用可用來解決當地社會問題,例如提供教育機會或改善衛生狀況。然而他們對於社區基金使用的決定過程卻避免過度介入,主要是經過社區的領導人例如村長與一般居民去協調決定。不過,Local Alike內部也有一位主責社會影響力評估經理,會定期去評估每個社區是否達到合作當初設定的社會影響力目標,來決定是否繼續合作。

 

另外一項特色則在於其旅遊產品的挑選及設計過程。關於旅遊產品設計,簡單的來說他們運用共同設計的原則,透過實地訪談以及討論對話,協助在地居民找出他們自己覺得獨特且值得分享的在地文化、食物、行程路線、紀念品、甚至是最佳的打卡拍照景點。透過這樣共同設計的過程,不僅提升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也提升他們對於社區旅遊的參與感及支持度。

 

更獨特的是,甚至連泰國毒品生產交易的鄉下地區也被列為他們的旅遊行程之一,根據創辦人說法,他們的想法是隻要把觀光客帶進入這個地區,那些毒品的活動就比較不會進入這個區域,就像聖經中所說的,有了光就沒有黑暗。另外,像是貧民窟也是他們的行程之一,透過跟住在貧民窟的居民互動談話,讓到訪遊客更瞭解體會其生活困境,讓遊客在旅遊時也對生活有些反思。創辦人表示,這個行程過往都有不少臺灣人參加,並且都有不錯的評價跟收獲。

 


▲本文作者(左二)與Local Alike創辦人(右二)合影。

 

從總體產業發展角度來看,Local Alike所帶來的影響不只是把遊客帶入社區,提供有別於大眾行程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它的運作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泰國觀光產業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作為一個觀光大國,泰國雖然每年吸引許多國際觀光客,但在傳統的觀光操作模式之下,受益者大多是大型企業所經營的旅館或旅行社,觀光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效益並沒有為更多人帶來生活上的改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社區型旅遊也打破了跨國間旅遊觀光相關業者所建構起的全球觀光價值鍊,藉由建構一個社區旅遊的平臺,可以讓消費者與當地居民更直接互動溝通,進而為彼此創造出更多可能性。

 

註:首圖及圖二中人物為Local Alike提供之行程示意照,非特指毒品村落、貧民窟居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