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教師E家(ID:jiaoshiEjia)

  老師與家長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呢?

  有人說“很矛盾”,有人說“互不相干”,有人說“對立”。

  事實上,老師與家長的最佳關係,是合作關係。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悉心照料,也離不開老師的殷切教導。

  我們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

  我們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樣的。

  這一路上,家長與老師的相逢,本就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

  想對所有家長說,教育真的少不了你們的參與。和老師一起攜手努力,才能給孩子提供錦繡前程。

  01

  至今記得剛做班主任時,一次家長會上,一位媽媽對我說的話:

  “俊俊這麼調皮,一定很讓你頭疼吧!老師,真的辛苦你了。”

  在我印象中,俊俊確實很好動。他夠機靈,開朗活潑,就是上課時經常開小差。

  因此,我讓他當值日班長,每天監督不好好讀書的同學,包括他自己。

  自那之後,俊俊上課就特別認真,明明都轉過頭去想跟同桌聊天了,卻還是能控制自己。

  教育最需要的,是愛的引導。

  家長把孩子託付給學校時,都有這種那種的擔心,擔心孩子在學校沒吃好沒穿好,擔心孩子不受老師喜歡。

  其實,大可不必。

  和家長相比,老師對孩子的愛未必如天高,比地厚,卻是這個世界上除了家長之外,最愛孩子的人。

  我們關心孩子的吃穿用度,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我們關心孩子學得用不用功、扎不紮實,總希望他們能多學一點。

  我們關心孩子快不快樂,有沒有一顆美好的心靈,是想讓他們成爲更優秀的人。

  這些,都是所有老師的心願。

  這些,也是家長寄予老師的殷切期望。

  家長對孩子的愛,老師都能感受一二。

  你們每天都要工作,還要監督孩子做作業,給他們檢查功課,在他們的作業本上籤上名字。

  說實話,老師對於家長的支持十分感動。

  因爲這意味着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的認可,而家長也願意主動配合與支持,一起和老師輔導孩子。

  所以,也請家長試着理解,老師對於孩子的愛,從來都不會少。

  不然,就不會放棄光鮮亮麗的白領工作,堅守教育崗位幾十年。

  不然,就不會忍受孩子的搗蛋和外人的埋怨、非難,始終保持初心。

  我們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02

  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呼籲,教師應該具有懲戒權。

  此事一出就上了熱搜,人們開始了激烈討論。

  有人說,如果教孩子還需要懲戒權,不就是倒退了嗎?

  也有人說,教孩子動不動就說打說罵,還要老師幹嘛?

  可是,他們哪裏知道,不能管孩子的老師,多麼無奈。

  或許,連家長都未必清楚。

  很多孩子玩心重,上課不聽課,開小差;下課後橫衝直撞,從來不避讓同學和老師;晚上也不好好寫作業,學業慢慢就荒廢了。

  更有甚者,從不聽老師管腳,直接頂嘴,回家就找父母撐腰。

  明明老師都是爲了孩子好,最後卻成了錯的那一方,換誰都會委屈吧。

  前段時間,一張圖片在教師朋友圈瘋傳。

  4名高中生在課室裏喝小酒、吃零食,而老師還在講臺上認真講課,完全無視4個不聽課的學生。

  這5個人,都有錯。

  可背後的隱情令人深思,究竟是老師不去管,還是不敢管?

  當學生變得不像學生,當老師變得不像老師,教育就沒意義了。

  老師不敢管,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慣子如殺子!給孩子最好的寵愛,是教會他做人。

  經常有家長問,孩子太皮,不聽話、不學習、不做家務,該怎麼辦?

  我總是說:教育不是寵愛,父母最該做的不是慣孩子,而是管孩子。

  自小規範孩子的行爲規則,立規矩,學本事,嚴格管教,孩子將來一定會感謝你。

  只有肯管孩子的父母,纔是真正的好家長。

  在這一點上,老師與家長是一樣的,只有負責任的老師纔會管學生,管得越嚴,愛得越深。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不想讓孩子敗在我們的教育上,就一定要爲教育灌注強大而堅韌的力量。

  03

  有人是這樣比喻老師與家長的關係的: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樹,

  那麼家長就要幫助小樹擴張根系、向上生長,

  而老師就要修枝剪葉、完成社會化和自我同一性的過程。

  家庭教育是爲了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幸福感,同時培養孩子的品行與人格。

  學校教育要承擔的,就是教會孩子適應規則,掌握知識,學會學習。

  只有家長教得好,老師教得好,孩子才能學得好。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從來都不是“丁是丁,卯是卯”,而是協力合作,因爲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核心都是孩子。

  曾經看過一則笑話:

  有學生上課時要求上廁所,老師怕擾亂課堂,不準。孩子尿在褲子裏了,他的家長狀告老師“違反人權”。

  又一學生上課時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了。孩子在廁所摔倒了,他的家長狀告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

  又一學生上課時要求上廁所,老師左右爲難,決定陪他去。結果課室裏的學生追逐打鬧,家長們狀告老師“擅離職守”。

  又一學生上課時要求上廁所,老師這次帶着全班同學一起去。結果家長狀告老師“不務正業”。

  老師能夠怎麼做?

  家長又應該怎麼做?

  還記得日本的一個經典案例:

  孩子請教老師一株不知名植物,老師不知,請他去問身爲植物學家的爸爸。

  他爸爸沒有回答,而是把詳細資料轉交給老師,讓老師介紹這個植物,把主動權交到老師手中。

  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老師與家長的相遇,能夠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

  老師通過一個孩子,能夠看到他背後的家長,以及整個家庭。

  相對的,家長對待老師的態度,也影響了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

  家長和老師相處得好,支持老師的教育,配合學校的工作,關心班級的發展,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家校關係,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來源簡介:教師E家(ID:jiaoshiEjia)。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裏是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臺,爲用戶提供教育資訊,教學心得,教育時事分析。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