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增至8個 監管體系待完善
2015-10-23 03:18:44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本報記者 劉 東

實習記者 劉日佳 上海報道

天津自貿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蔣光建日前確認,國務院已經明確天津作爲全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目前,批覆文件已經下發,天津市也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同時天津還在爭取國家支持建設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目前,全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已增加至8個,其餘7個爲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和深圳。

今年以來,國內跨境電商發展迅猛,跨境電商試點仍面臨通關、優惠和扣繳稅的便利性等問題,並最終解決關口問題。

跨境電商爆發式增長

跨境電商被認爲是未來提振對外貿易的重要抓手。根據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未來幾年跨境電商佔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

已經獲批的試點城市也顯然已在這一方面受益。浙江前三季度進出口數據顯示,杭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出口商品4050萬單、貨值1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0倍和145倍。

在今年1-7月上海自貿區的各項業務中,跨境電商增速名列前茅,跨境電商保稅進口總貨值同比增長109.2倍。

深圳海關最新公佈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也同樣顯示,深圳前海跨境電商業務呈現迅猛發展態勢:累計驗放跨境電商個人物品清單530.5萬票、總價值約4.32億元人民幣,分別爲2014年全年的106.69倍和48.53倍。

而鄭州市政府副祕書長李慶忠也在近日表示,截至今年8月31日,鄭州跨境電商業務量突破了三千萬單,超過了杭州、寧波、廣州、深圳、重慶、上海等其他6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總和。

跨境電商的爆發式增長使得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成爲了地方申報的熱點,而跨境電商企業也蜂擁設立。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外貿企業也表示,在下行壓力之下,外貿企業也希望能夠向跨境電商轉型,以期緩解壓力。

最終要解決關口的問題

由於跨境電商的爆發式增長,試點城市的政策創新也在同步進行。

此前,《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海關監管方案》也得到海關總署批覆同意,15條相關政策正式落地,提出了建立適應跨境電商特點的海關通關管理模式、制定跨境電商產品檢驗檢疫申報放行監管模式、對無法取得合法有效進貨憑證的出口貨物適用免稅政策和適用更加寬鬆的外匯管理政策等四方面政策創新。

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張愛國介紹,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將充分利用天津獲批試點城市的有利時機,突出以海運爲特徵的保稅備貨模式。境外商品集中入境暫存於東疆保稅港區,以電商銷售方式分銷給國內消費者,按照個人物品計徵行郵稅方式報關進口。

在目前監管條件下,跨境電商的操作流程也正在加快。一名不願具名的跨境電商分析人士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用自貿區的貿易監管政策,在操作流程上完全可以做到凌晨5點飛機落地,11點可以徵稅放行,這個速度完全可以在自貿區政策內實現的。

儘管如此,監管層對跨境電商仍表現出了謹慎的態度。此前,海關總署加貿司發佈《關於加強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監管工作的函》,重申跨境保稅進口必須是在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展開,非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不得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對網購保稅進口消費者身份認證、“化整爲零”走私等也提出明確要求。

對此,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柴躍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述文件表明政府對於網購保稅試點不是不大規模放開,而是現在要適時放開。並不是說要限制跨境電商發展,只是目前存在問題,作爲政府來說要謹慎。

柴躍廷表示,跨境電商真正涉及的問題在於通關、優惠和扣繳稅的便利性,這四大問題通過試點城市試行,雖有進步,但不那麼顯著。跨境電商最終要解決的是關口的問題,要把舊有的管理制度打破,建立新的管理制度,這並不容易,需要時間。


同時,跨境電商還在貨物真僞上備受消費者質疑。柴躍廷認爲,假貨方面的問題不僅僅是制度設計,它還涉及到法規、標準、手段等問題,以前同樣的方法不一定在互聯網適用。

而對於跨境電商企業而言,直接選擇與境外生產企業合作、採取境外直郵的方式,已成爲企業規避假貨疑團的主要方式。此前最熱門的海外商品花王紙尿褲就已通過花王株式會社與天貓國際的企業間佈局了跨境電商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