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酋長從來都對物理學不感興趣,也不知道《時間簡史》裡面到底說了什麼,但還是願意來回答你的這一個問題。

曾經有一句老掉牙的文藝腔調說:「每一刻都是全新的感覺,每一個你都是全新的自己。」這麼地一句話很適合用來回答你的問題,因為其中蘊含著與時間有關的理念,也即是:每一刻時間裡面,你所看見的和感覺到的,全都是一個全新的感覺,因為時間在不斷地流逝,所以這一秒和上一秒的你所感受的,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時間段里的同一種感覺。而至於你自己,在上一秒鐘的你和此刻的你,在別人的眼中也是如此。

也許你會覺得很莫名其妙,因為這和你想知道的沒有關係呀,其實很簡單,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看見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了光所以才能夠我們所感受的,而被物體所反射的光也仍然是光,仍然是以每秒三十萬千米的速度在傳播著,因此在人類的視力所能達到的最遠視線裡面,我們人類無法察覺到這麼短暫的時間段裡面所發生的一切變動。

再用一個例子來向你解說一下:比如太陽和我們地球的平均距離是1.496億千米,也就是一個天文單位,取值為1.5億千米,如果我們以這個距離來除了光速30萬千米/秒的話,我們也就可以得出太陽光從太陽到達我們地球需要8分鐘的時間了,那麼遙遠的距離,也只是這麼短暫的時間。

每一個晚上的我們仰望星空,那一些繁繁點點的星光,它們來自宇宙的不同角落,距離我們有遠也有近,但是卻在同一個時刻烙印入我們遠眺的眸子深處,可是我們知道:這一些幾乎是同一時刻被我們所看見的星光,有的在宇宙間經過了幾十年,有的幾百年,每一縷星光都有著不同的時間跨度,而我們所看到的也就是遙遠星空中的某一顆星球在幾十、幾百、幾千、幾萬…年前所發出來的光芒…


確實不過如果是眼前的事物時間差會非常小,因為光速很快,可達到每秒30萬千米,那麼你看到物體的時刻和這個物體此時時刻都時間差就是光把此物體反射到你眼睛所用的時間,換句話說就是光到你眼睛的時間,因此這個時間差會非常小,比如你用天文望遠鏡看到了1光年外的星球,其實你當時看到的只是這個星球一年前的時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