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小男孩之所以會說說真話,首先是童言無忌;其次是家庭教育,再次是那個小男孩的本性。

我認為《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小男孩長大了,依然會講真話。俗話說,三歲看到老。圍觀皇帝出行的有很多小孩,為何唯獨那個小男孩說了真話呢?而其他的小孩沒有說真話呢?說真話並不是所有小孩的天性,而是小孩中的特性。

有些小孩從小就接觸嚴格的教育,思想從小就被束縛住了,不敢講真話,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說,那些和自己年齡不相符的話。

從這點來看,《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小男孩,生活在一個比較愉悅的環境,父母管教寬鬆,自我意識還沒有被成人的規則扼殺。

「說真話」的天性還存留,而且將繼續持續下去。畢竟,他的父母的生活軌跡已經定了,很難有較大的改變。

《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小男孩,長大後還會繼續說真話。並且因此受到挫折,事業不順。雖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是,又有幾人喜歡聽真話。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思考力的童話後續故事,主要看小男孩所在的背景,還有童話作者。比如我可以這麼續:小男孩很困惑,他錯了麼?他孤獨地蹲在公園看腳底的螞蟻開回搬運食物,對面一雙皮鞋停了下來,男孩看到一雙嚴肅但寬容的眼睛,他告訴男孩:堅持自己,勇於表達自己想說,只是可以加些技巧。以後你每週過來公園找我。男孩很開心,有人給了他熱情的支持。於是每週,男孩都如約到公園。

若干年後,男孩火了。每人人談起他,都不由敬佩,說他是世界唯一敢吐槽說真話的人,由於他犀利的吐槽風格,和獨特的瞭解,他的脫口秀大會在世界各大洲常常一票難求,他的學生也遍佈全球。

他其中最喜歡就是《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不編了,最新一期《脫口秀大會》開始了


這個就取決於他父母對他往後的教育以及他本性的維持。

這篇童話實際上深刻地揭露了人性黑暗的一面,虛偽奸詐愚蠢的醜陋本質。同時褒揚了小孩兒天真爛漫無私無畏的童心。這是最寶貴的,也是我們成人所欠缺的。這個故事所起到的教育意義就在於告誡人們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不懂裝懂,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然到頭來會如那個皇帝一樣,落到一個被人恥笑的下場和人民反抗的結果。這是我們家長在教育自己孩子時,需要警惕的地方,不要忘了做人的基本:誠信。


這個被奉為經典的童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但誰能說大家都從中學到了誠實。

我覺得一個人不光有家庭的影響,也會有學校,社會的影響,每一個環節都是影響巨大的。童話中的男孩家庭環境一定是寬容的,和諧的,因此他敢於講真話,但如果隨著年齡經歷的增長,他所受外部環境磨練的他也許就不會再那麼耿直了。

不過,那不一定就是阿諛奉承之類的,也許會更加懂得人情世故。


我們都知道《皇帝的新裝》,裡面的國王、大臣們虛偽愚蠢的表現令人不齒,而那個敢於說真話的小男孩兒則令人稱讚。

這個故事說的是外國人的事,而這種現象世界各地都有,中國更不例外。

如果這樣問:遇到了皇帝的新裝中的騙子,你是做穿著新裝的國王呢,還是做敢說真話的小男孩兒?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說要做說真話小男孩兒,沒人會說要做穿新裝的國王。

但說是這樣說,真到做起來,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吧。我想很多人是既沒有小男孩兒的勇氣,又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穿新裝的國王。或許有人心裡會說,我雖然不敢說真話,但我心裡清楚國王的衣服是假的,所以我並不愚蠢。這種想法好像有道理,俗話說「知人者智」嘛。

可是你再想,國王和那些大臣們心裡不是也很清楚嗎?只不過他們顧忌到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所以不敢說真話,最終被騙子脅迫、利用,鬧出了笑話。那我們不敢說真話,顧忌的又是什麼呢?

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沒有人願意(或者說不敢)做說真話的小男孩兒是有原因的。因為自古以來,做「忠臣良將」沒有幾個有好的結局,反倒是那些善於阿諛奉承、討好幫閑的人受到寵信和重用。也因此,儒家的「中庸之道」被奉為經典——處事圓滑世故、凡事不可較真、明哲保身但求無過......儘管儒家思想的本意並不是這樣,但絕大多數人內心深處絕對是願意這樣認為的。

說到這,還回到開頭的問題-----既然我們大家都不願說真話,都在虛偽的謊言中互相讚美,那還有什麼資格抱怨世界、指責別人呢?你敢做說真話的小男孩兒麼?

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我想這「為民請命」的人和「捨身求法」的人 ,該是現在最需要的吧!

所以,這個小男孩永遠不會虛偽


故事中的小男孩,用最直接最純真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困惑,為什麼皇帝明明沒有穿衣服,而全國的大人都在盛讚新裝的華麗?小男孩不懂大人們的奇怪行為,他也無需擔心他說出真相帶來的後果,可以說,他尚未被社會的大染缸所污染,還未被所謂的權貴,勢力,階級黑暗所壓迫。童話故事終究是童話故事,人們往往借童話寄託一種幸福美滿,正直光明的美好願望。在童話故事裡,小男孩長大以後,或許仍然是一個誠實善良,英俊帥氣的青年,或許是小鎮出了名的英賢,又或許與公主殿下有一場浪漫的邂逅……但是,

童話裏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

言歸正傳,小男孩在其成長環境裏,如果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理念並使其形成堅不可摧的三觀,對待事物,闡述事實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畢竟一個國家,總還是會有敢於進言、剛正不阿的人存在。當然,長大後的小男孩,如果還僅僅一市井小民,他說不說真話也就另當別論了。


很難說會不會講真話,小時候是童言無忌,無所顧慮,長大了就看他的生長環境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大家都懂這個道理,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