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6日2007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柯林登市事件发生前半个月)

 

           星期二的早晨,宾夕法尼亚大道充满著雾气的味道──包括私人、公共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味。

           华盛顿纪念碑像把白色的大剑沉静的耸立在纪念公园的草地上,与东面的国会山庄和西面的林肯纪念馆遥遥相望。

           宾夕法尼亚大道是哥伦比亚特区里的主要干道,大道两旁充塞著历史性的建筑与联邦大楼;也因为如此,此地不时充塞著仓促的公务员或是观光的游客。

  

  J‧埃德加‧胡佛大厦,亦称联邦调查局总部,座落在大道的北面。

  该大厦四周的停车位都被联邦车辆和警车占据;建筑物本身一楼半高的位置,每隔四公尺都插著一面美国国旗──一栋标准的联邦大楼。

   正门几个出入口都有水泥盆栽竖挡著,防止冲撞而来的任何威胁;大厦周边的建筑顶端,或是应该说:还有其他在哥伦比亚特区的街道,都有至少两人一组,装备齐全的市警频繁地进行巡逻程序。

 

   身著黑色西装的尚恩健步在人行道上,顺著旧邮政大厦朝国会山庄的方向走著;他的皮鞋在石板人行道上撞击出厚实的声响。

   与其他同样穿戴西装的联邦探员、政府职员甚至公务员相比,尚恩看起来实在相当平凡;或许是因为他带著一副普通的黑框眼镜。大多数的人,甚至警察,都穿戴著时髦非常的墨镜;不论是个人喜好还是追随潮流,都是一种外在陈述,一种对外表示『我不是那么好亲近』的宣示。

   人们如此冷漠,大概是因为这里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空气中多少弥漫著一丝肃清气息。

美国政府大多数重要机构和建筑散布于此,加上有恐怖攻击的顾虑,除了游客之外,每天在这区域往来、工作的人们总是疾步而行,板著一张脸,释放著一股不友善的态度。

   这样的气氛却没有影响到尚恩;他看起来平易近人,走在街上,反而有点突兀。

 

   尚恩走过行人穿越道,来到街道的另外一边──胡佛大厦──联邦调查局总部就近在眼前。

  他进入正门大厅,但没有朝安检哨走去,迳自走向一旁的柜台;柜台旁的警卫瞄了他一眼。

  

   「早安,先生;请问我如何为您效劳?」柜台里一位长的不错的女职员当尚恩走近时说,笑容满面。

   「您早,我和这位先生有一个约会;不知可不可以请您替我通报一声?」尚恩递出一张名片,推到职员面前的柜台。

   「先生,不好意思;若是和本调查局的探员会面,请遵照您被指示的程序和他们联系,我们…」

   那位职员说到一半时稍微瞄了一下名片,接著说话的动作逐渐缓缓停顿了下来。

  

「…对不起,先生──局长跟你有约谈?」从她的表情看来,她八成是在审酌这是不是一个玩笑,但是谁又有胆子在联邦调查局总部开这种玩笑?

   眼神中微微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坚定,尚恩还是保持著微笑。

女职员面色闪过一丝犹豫,接著跟尚恩礼貌性的一笑,转身快步走到柜台里;她几乎是小跑步的来到柜台后一个穿著灰色西装,正准备脱掉风衣的男人身边,在他耳边轻声细语了几句。

   那男人微微皱了个眉头,把风衣交给了女职员后朝著尚恩走来;在他还没走近尚恩之前,脸色已经看不出任何情感。

  

「您好,我是中央大厅的主任,我…」

  

主任话还未说完,只见尚恩面带笑容地朝他伸出右手;下意识的他也伸手和尚恩相握──尚恩握住主任手掌的同时,用只有主任听得到的音量,说:「胡佛大叔托我修理他那台Torino;要我顺便检查335V8的引擎,看看问题出在哪。」

  

   主任的脸色从狐疑,霎时间转为惊讶──这是密语。

   他讶异著;他被上级要求背诵很多组不同的密语,熟练到比自己喜爱歌曲的歌词都要清楚。

那些密语是作为认证特殊身份人员时使用的。

但是,他从未预期会真用到那些密语中的任何一组,直到今天。

   无意识的摇了尚恩的手两下,主任潜意识的把对应的句子流畅的说出来:「喔…这样啊,那你有顺便替大叔准备从威斯康辛带来的枫糖浆吗?」

   「有的,而且凯西婶婶还托我带了樱桃酱。」

   「请跟我来。」

  主任在这短短的几秒,恢复了之前的镇静;他走出柜台,领著尚恩走到安检哨;安检哨聚集了至少四名调查局警卫,他们正在小声的聊天,其中的一名跟主任打招呼。

  「早呀,佛瑞德。」

   「早,嘿,丹──我要带这位先生进去。」

   「呃,你很清楚,老佛:所有外来访客都必须经过这一道程序才能进入,即使是联邦干员也是如此,除非…」

   「他是。」主任轻描淡写的答道。

     丹愣了一下。

   「这是代号2256。」主任有点不自在的说。

   「所以……好,吉姆,让他们通过。」

   被称为吉姆的警卫打开安检门旁的一道小闸门,让主任和尚恩通过。

  

   「没想到真的有这号人物存在…」丹在主任和尚恩走远后唏嘘不已的说。

 

   主任还没走到电梯,另一个穿著黑色西装的人迎了上来;他跟主任低声交谈了几句,主任便快步返回安检哨的方向;穿黑西装的人便转向尚恩。

  

  「请跟我来,李探员。」

 

  联邦调查局总部,平时约有七千多名职员和探员在此办公;总部里头除了办公室,还包含侦讯室、会议厅、监视/听站、检验室,以及其他尚未对外公布的功能机制。这里有著美国将近百分之九十的犯罪、犯罪组织、贩毒、通缉要犯名单,以及反政府活动、外国间谍活动等等资料;这其中也有著一些任何公共管道甚至政府特权也触碰不到的机密──这座设施有著美国政府二十世纪初以来几乎所有的秘密。

   与其他联邦机构相同,联邦调查局对于不同程度的案件,有著不同等级的待遇;一般新闻媒体上可寻获的案件,特别是大案件,都是调查局应案件的需求投注可动用的资源后,所获得的结果;但是有一些案件,因为牵扯到很多关键性的层面,调查局得动用最少的人力资源,但最大的物质支援,来完成任务。因为,人多口杂,风声不紧;真正关系到一切的任务,就会运用越少的人力来执行,因次──越大的秘密,就越少人会知道。

   所以,每当有这种特殊案件出现时,调查局不能仰赖一般的探员或是特别专案探员,而是依赖受过高度训练和相关知识的人来完成任务;例如尚恩这样的人。

特种任务探员。

   重质不重量。

 

 尚恩搭了一次电梯,穿过另外两道安检哨(这两道安检哨一般联邦探员或是公务员都不会用到),走过一些宛如迷宫的走廊,来到一道门前;尚恩甚至不确定自己在哪一层楼。

   那名身著黑色西装的探员替他开了门,请示他进入。

 

   门在尚恩的身后轻轻阖上。

  他稍为环视了一下房间─这应该是个侦讯室,但是没有※镜中窗;在房里的桌上,公公整整放著几份资料夹,一字排开;而且有一个人正背对著他在阅读其中一份摊开的文件。

   尚恩稍微走近一步,那个人终于直起身,转过来面向尚恩。

  

   「早安,局长。」尚恩说道,但是局长已经先举起一只手朝他伸了过来。

   「早,你一定是李尚恩探员吧?」局长说,并厚实地握了一下尚恩的手。

「你前两年的表现真让我敬佩;那两件大案,实在很难想像是一个人独立追查出来的。」

   尚恩只是微笑一下,点了个头。「谢谢您的赏识,局长。我是有其他单位、总部以及各分部的协助,才能完成那些任务。」

 

   局长是一个六十出头,有著浓密灰白头发的男子。

  

  「说真的,你自从零四年加入FBI的行列后,你还没有真正来过总部吧?」

   「我相信很多分部的人应该也都还没有到过总部吧。」

   「哈哈哈,我是说像你这样了结两个大案的探员,通常都会来哥伦比亚特区接受表扬或是接见总统之类的,当然就会来总部一趟啊。但是基于你…特殊的职务关系,除了局内高层外,你几乎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过。」

   「是的。」

   「那两件大案子,要不是你的锲而不舍,洛杉矶国际机场可能已经被某个激进的疯子炸毁了;而我们最新的卫星防卫计划,可能已经被中国偷走了。」

  

   局长所说的两个大案子,一个发生在零四年年底,一名思想激进且狂热的参议员,动用自己手下的资源,试图制造恐怖份子自杀攻击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假象,好让政府拨弄更多资金在反恐行动上;他当时若成功了,在机场七至十架待起飞的中、大型客机都会同时爆炸,有至少一千七百多人都会丧生;但是这个疯狂的计划在可以推展到最后阶段时,被尚恩阻止了。

   参议员炸弹安装的人员没有抵达机场──他们被尚恩和相关的执法人员摆平了;这个参议员没有遭到逮捕并接受公开的审判,因为他开的轿车离奇的失去控制,和迎面而来的大卡车对撞…

   另一个案件发生在零六年年初,中国的情报特务渗透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某个秘密军事研究机构里,准备窃取窥探已久,最新的卫星防御计划进度,却被已经追查多时的尚恩及时厘清相关情报,拦截了准备将军事情报带出美国境内的特务。

   这两个案件关系到了高度的国家安全(面子)、军事机密和外交关系等层面,所以都不能对外公开。

   这就是尚恩所专门处理的案子,一公开就会引起国际上轩然大波的案子。

  

   「是的。然而,有件事我不是很明白:之前的两项重大任务都是当地的分部提供初步线索给我,我再独自去相关地区进行搜证或调查程序──这一个任务,为什么要我来到总部,甚至要一个局长亲自做简报?局长,您对此有任何看法吗?」尚恩问。

   局长微笑著,倚靠在桌沿,且轻轻地点了点头。他顺手拿起一份档案夹,递给了尚恩。

   尚恩打开文件,目光从左到右快速扫视了几页,接著移到局长身上。

   「又是抓『老鼠』的工作?」他问。

  局长两手一摊。「嘿,我们对『老鼠』们来说是一家高级餐厅的食材库。」

    

     『老鼠』意指外国派来的间谍和特务。

 

 局长自己拿起另一份档案夹,打开,说道:「不管你有多小心,只要经过,都会留下踪迹。而他们则是小心过头了;要知道,现今电子通讯和网路虽发达,相对的被监视的风险就大。」

  他拿出一小叠照片,递给尚恩。

  「所以最保险的通讯方法,就是人跟人面对面的会面──老掉牙,却非常安全的办法。」他说。

  尚恩快速浏览过那叠照片:照片中,四、五个人在一个人潮众多,如百货公司的地方。

每个可疑人物各自站的很近,像是在交谈什么,而且,看样子,他们都是亚洲人;每一张照片都是不同的角度,而且从照片的品质来看,应该是截取自不同的监视器画面。

   「怎么知道这群人就是特务?」尚恩说,把照片收好拿在手上。

   「跟监听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的模式一样。」

   「…哇喔。」

   尚恩低声发出赞叹──这表示说,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不仅仅监控著电话手机和电子邮件,在美国本土,还一一浏览过上千万的监视器记录资料。

   「我们真的很偏执啊。」尚恩喃喃的说。

   「反正我们这方面的预算本来就很充裕,再说我们总得做点成绩给纳税人看啊。」

   「除了:纳税人根本不会知道这些『努力』地成果。」

   「但是却可以不知不觉的从中获得利益,就是他们的身家安全。」

   「没有冒犯的意思,但是听起来有点牵强呀,局长。」

  

   局长知道这个讽刺的真实性有多高,苦笑了一下,接著收敛了点笑容。

   「国安局自监视影片资料里发现了这批人的行径有点可疑,所以在追踪了这些人的住处后,移交给我们调查局处理;虽然有很高的把握这些人是间谍,但是我们各自重点监视了这群人后,还是无法确定是哪一国派来的。」

   尚恩看著局长,等著局长继续说下去,但是局长只是看著他,然后尚恩就明白了──

 

「喔,所以接下来就是我出马的时候。」尚恩喃喃的说著。

 

   「差不多。查出他们是谁其次;他们的目的才是我们要厘清的首要重点。」局长说。

   「是的,长官。」尚恩回应。「但是说了那么多,您还是没告诉我为何是您来替我做任务简报。反间谍行动本来就是调查局的教条之一,这次的任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喔,那个啊,」局长看样子是真的忘了,「因为这个看似普通的任务,上层却直接告知我要亲自挑选这个任务的执行人员,也就是你。」

   「上层,您是说…」

   「嗯,住在白宫的那一位。」

   「…这很不寻常。」

   「还用你说,我好歹也是个联邦调查局局长,这点逻辑小学生都推断的出来;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上层会重视这次的任务,而奇怪的是,我动用我的资源和管道,居然也查不出个所以然。」局长说著,接著看向尚恩,「上面没有指示,但是我还是有点好奇;所以,当你查出一些头绪时,通报我一下。」

   「请问这是正式的命令吗,局长?」

   「… 当作是帮我个忙吧,探员。」

   「了解,长官。」

 

(待续)

※在侦讯室里是一面嵌在墙上大如黑板的镜子;但是从镜子后面的房间来看,却可以看到侦讯室里面的窗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