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着二胎政策的出臺,不少夫妻可能會計劃要二胎,但是也有不少家庭拒絕生二胎。“二胎”家庭的子女和“獨生”子女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孩子長大之後,這些差距就會越來越明顯凸顯,甚至可能讓人出乎意料。

  一、生活習慣上的差距。二胎家庭的子女從小有兄妹結伴一起長大,有時候儘管父母不在家,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陪自己玩,並不會覺得孤單。性格也非常開朗活潑,懂得分享,在學校也比較合羣能很快交到新朋友。相反的,獨生子女因爲沒有兄弟姐妹陪伴,他們性格會比較內向、自私,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大多是和老人待在一起,所以依賴性會非常強。

  二、獨生子女容易被家長溺愛。獨生子女沒有了兄弟姐妹,父母往往會傾注所有的精力在這一個孩子身上,家長往往不知不覺會過於寵愛孩子,這種寵愛還可能發展成溺愛,久而久之,家長的愛會導致獨生子女變得嬌縱、霸道、目無尊長,十年之後,他們在性格上可能更加自我,可能很難融入社會。

  但是對於二胎子女來說,因爲有了兄弟姐妹,父母的愛被分成了兩半,雖然有時會偏愛其中一方,容易造成另一個孩子心態失衡引起矛盾。但是孩子會知道,只要自己乖,懂事纔會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在爲人處事上會顧忌對方的感受,將來進入社會也會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三在生活條件的區別。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經濟壓力沒這麼大。由於家裏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就把家裏的所有資源全部用在這一個孩子身上,雖然孩子享受到優質的生活條件,但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在二胎家庭中,經濟負擔會比較重,學費、生活費等費用加上家裏人口多需要更大的房子居住,這樣下來的花費是十分可觀的。如此一來,孩子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會像獨生子女家庭那樣優越,但是孩子會更加的努力學習改變家裏的現狀。

  教育學專家給出這樣的意見:對“獨生”和“二胎”要採用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對待獨生子女,不能過度溺愛,尤其是要做好爺爺奶奶這一輩的思想工作,對孩子不能慣着,有錯誤就要批評改正,以免養成孩子嬌縱的性格。另一方面,要多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既要當他們的家長,更要成爲他們的朋友,讓他們感覺到陪伴的溫暖。

  對於二胎孩子,父母要注意做到公平對待,有些父母因爲一個乖巧一個頑劣就偏心乖巧的一個,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個性,作爲家長我們應該支持這種性格的多元化,而不是一味地統一,尤其是在經濟上,更要做到平等對待。

  最後,不管是“獨生”家庭還是“二胎”家庭,都是各有利弊,主要還是在於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