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不喜歡足球?這是我們傳統觀唸的認知,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看看美國男女足的排名吧,男足在最新的FIFA排名中列第25位,女足則名列榜首。試問,如果沒有羣眾基礎,哪兒來的這麼好的國家隊戰績?如果不是喜歡,又哪兒來的羣眾基礎呢?

因此,我認為美國人不喜歡足球的判斷是有偏差的。這一次美國隊無緣俄羅斯世界盃,多少有些遺憾,但美國人的反應不會那麼激烈,因為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完事、結束,自己的生活還要繼續。其他的體育項目也是如此!

足球這一塊,幾乎每一個學校都有草地,請注意是草地,可以踢球的草地——不見得修得多麼平整,但真的可以踢球。這片草地未必畫上足球的界線,但一定是有球門的,而且禁區線這種肯定是有的。每每放學之後,你總會看到有人在訓練,而且有專業的教練帶領,小球員的裝備也很專業。

放學後,以及週末都會如此。不僅如此,還有家長陪同——拿一把沙灘椅,戴著墨鏡,很是悠然。對於有些中學以及高中的學校,相互之間是經常約比賽的,或者很小的地區(比如小鎮)內是有學校之間的小聯賽的,非常有組織。我們的學校呢?足球操還沒整明白呢……

當然,足球不是美國人的第一運動,也排不進前三甚至只能排到第五把……NBA也不是第一!橄欖球和棒球,還有冰球都有著廣泛的市場,而且深入人心——很多人家門外都插著自己支持球隊的旗幟,自己的車上也貼著印有球隊logo的sticker。

總之,美國人不是不喜歡足球,只能說地位和發展、商業化程度還有待提升,而且空間很大。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菱鏡頭】系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在美國棒球,橄欖球,與籃球都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但是世界上非常受歡迎的足球為什麼得不到美國人的重視呢?

首先這與美國的文化氛圍有很大的聯繫,由於美國的價值觀中個人主義色彩濃厚,但是足球往往更加註重團隊協作突出團隊精神,這很難體現出個人英雄的榮耀,比如橄欖球和棒球都更加突出個人水平的發揮,甚至籃球也是一樣,有一名超級巨星在就足以改變整個籃球隊伍的精神面貌。

但是在足球運動中,責任被場上的11名運動員分擔開來,甚至可以說沒有絕對的英雄沒有絕對的失敗,所以對於美國人來說體現不出絕對的個人發揮。

另外足球對於美國人來說是外來運動,美國人更喜歡頻繁刺激的橄欖球,因為這是美國純血統的競技運動,因而在個人主義濃厚氛圍的背景下,美國人並沒有真正重視起足球來。


這纔是美國出品,作者:王燚

1. 歷史原因,實力不如歐洲

歷史上美國移民多為歐洲後裔,當時歐洲大陸認為足球是藍領階級較為「野蠻」的運動。因此足球在北美大陸的發展一直較為較慢,導致了美國的足球隊和聯賽實力一般。後來,可以在電視上觀看歐洲大陸的西甲和英超之後,這些比賽更具觀賞性也更便宜,美國人對本國足球的積極性就更低了。

2. 聯盟比賽少,人民參與度低

美國足球大聯盟的機制只允許一些球隊進入聯盟,通常要耗資百萬。這意味著你的本地球隊(如果你住在一個非聯盟城市),根本沒有機會登上頂級的比賽。而美國足球大聯盟是你在美國唯一能看到的,像樣的足球聯賽。

3. 美國人的運動傳統

因為足球被認為是工人階級甚至「野蠻人」的運動,就沒有在這片大陸上推廣開來,被認為較紳士的橄欖球、棒球流行開來;加之非洲移民越來越多,他們的身體條件更適合爆發力強的運動。

同時,美國人喜歡規則精細、戰術性強、偶然性少又兼具對抗性的運動,橄欖球、棒球和籃球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三大運動。因為普及性高,國民會從小開始支持自己本地球隊,是與家人朋友的共同的回憶之一,重要性非比尋常。

4. 美國重商,在本土足球比賽不適合商業銷售

在足球比賽中,電視廣告的時間較少,因為只有上下兩個半場且中間只有15分鐘的間隔。在美國能流行起來的運動中,曲棍球有三節、橄欖球和籃球有四節、棒球甚至有九節,留給了廣告商充分的時間。

另外足球比賽休息時間較少,人們購買的零食也不會很多。這就意味著在贊助比賽的食品公司更少,因為銷售額不會像其他典型的美國運動那麼理想。

5. 美國人追求「節奏」和「效率」

雖然橄欖球中有很多不同的「站點」,但是整場比賽中,「計劃-執行-重置」的節奏很吸引人,創造了一種緊張而又令人期待的氛圍。但是足球的進攻節奏中就比較緩慢(一般依靠定位球和突破)。而且足球比賽中,很長一段時間內球都在中場倒來倒去,通常沒有什麼效果,然後橄欖球和籃球的進攻機會就多很多 。

並且,籃球、橄欖球這樣對抗性強的運動更適合在電視上轉播。因為在足球比賽中,大部分時間你只能很宏觀地觀賞比賽,而在橄欖球或籃球中,有各種各樣的小型攝影機捕捉各個角度,將比賽的對抗和競爭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來。

6. 美國人崇尚競爭和「個人主義」

美國人喜歡較為「激烈」的比賽,這聽起來有點像「讚美暴力」。但是在那些對抗性強的比賽中,身體的衝撞確實可以製造一些令人信服的東西,而足球大多是按照它的規則——圍繞著防守來操縱球。足球中還會出現0-0這樣的結果,太過於平淡的過程和這樣不分輸贏的結果都令美國熱不太滿意。

而且美國人崇尚「個人英雄主義」,橄欖球中有負責組織的四分衛,在籃球中有得分最高的MVP,有時候一個人可以改變比賽結果。而足球中責任是被分攤的,很少有絕對的英雄和絕對的失敗者。因此知乎中有人有人用「soccer mom」來解釋美國人對足球的感情,這個詞一般指那些家住郊區、已婚、並且家中有學齡兒童的中產階級女性,因為每天接送孩子去練球而得名,被認為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形象」,足球比賽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太符合美國人的期待。


在美國這種消費主義高度發達的社會中,一項運動受歡迎,倒不如說是它的代表聯盟作為一種產品受歡迎。美國四大聯盟,無一不是商業氣息極其濃厚,廣告幾乎無孔不入,與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式快餐文化相得益彰。加上美國人天性喜歡湊熱鬧,所以四大聯盟在美國的運轉,更像是個大眾娛樂節目的運轉,競技體育本身反而不是主要的了。NFL在美國雖然熱鬧,超級碗收視率奔著幾十去,但觀眾其實也就像看春晚一樣,大多數看個熱鬧而已。橄欖球這種戰術極其複雜,節奏也極其迅速的運動,一般美國觀眾有多少能真正看得懂的,大多數人也只是看著場上激烈拼搶確實比較爽而已。足球在美國本來就是後發運動,美國人把足球演變來的用手來打的遊戲冠以"football"這個名稱開展起來,真正的足球卻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在四大聯盟都蓬勃發展的時候,足球卻基本止步不前。雖然中間美國人靠砸錢建起了個NASL,更搞過貝利、貝肯鮑爾、克魯伊夫、內斯肯斯四大巨星聚首的壯舉,但很快就玩不下去了。美國職業足球的重新起步,也是94年舉辦世界盃後,借鑒四大聯盟的市場運作模式搞的MLS。足球運動本身的特性使之不太適合融入美國的這種建立在濃厚的商業基礎上的體育文化。由於不停表,一場足球比賽總共也不超過兩個小時,整個比賽時段留給電視媒體的就中場十五分鐘。我在美國的電視上看MLS轉播,一方後場倒腳的時候電視里居然直接切換成廣告了!現在MLS依靠從貝克漢姆起的挖過氣球星的宣傳策略,其實也是不得而為之的。所以足球市場在美國本來就沒有地位,賺錢又沒有另外四大聯盟容易,發展自然會受到很大限制。但是足球沒那麼大市場份額,並不代表美國人不踢足球,要知道美國在女足的地位可就是巴西在男足的地位!橄欖球在美國確實火爆,但這種既激烈又燒錢的運動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足球本身倒是個很合適的休閑運動,足球作為校園運動、羣眾運動在美國一直以來開展得就一點不差。足球、網球、高爾夫在美國算是普及程度最好的三大羣眾運動。所以對一項運動而言,觀看和參與還是兩回事的。


我以為這要的是時間,為什麼這樣說?都知道美國人喜歡橄欖球、棒球、籃球、冰球,足球只排位第五,但是足球在美國職業有女足、男足,還都有一定的市場,你看歐洲五大聯盟,女足有影響力嗎?隨著美國影響力的衰弱,和世界同步,大勢所趨,足球的魅力世界第一,和美國的世界第一比,中國人的大同世界觀,人世最終世界大同,所有人都喜歡的就是第一,所以,最終足球會在美國流行,還要時間積累。


其他原因很多答主都回答了,我再補充一條,因為大部分美國人都比較喜歡看大比分的比賽,像足球那種得分較少的運動,老百姓自然不喜歡看,但不代表美國足球不厲害,要知道,我的老朋友,美帝可是體育強國。


美國人看比賽時就像一場大party,邊看比賽邊喫喝聊天,比如橄欖球和棒球,一步一步往前推進,一壘一壘的打,節奏時緊時慢,緊的時候認真看,慢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說笑喝酒,用不著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而足球不行,看足球比賽必須時刻盯著球場,稍微一個溜號,可能就錯過了全場唯一的進球,這顯然不是美國人喜歡的


美國人熱情豪放,無論電影還是現實生活,喜歡偶像般的人物。全民熱愛籃球。比起足球,籃球運動節奏更快,nba上焦灼的比賽和比分更刺激,也更容易凸顯場上的靈魂和崇拜的英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