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 ∣ 約2000字

閱讀 ∣ 約3分鐘

你為什麼會焦慮?

當下時代正在不斷發生變化,社會方式也在快速更新。越來越多的人會漸漸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焦慮感。

那麼,人為什麼會焦慮?

焦慮,簡單來說,是來源於自己的能力無法匹配或滿足自己的慾望帶來的情緒性問題。

我們大腦通俗地講大概能分出三個部分,腦核部分、腦緣系統、大腦皮質。腦核部分主要負責本能和慾望,如吃喝拉撒睡、性、安全感等;腦緣系統主要負責情緒和記憶處理,例如喜怒哀樂、恐懼、崩潰等;大腦皮質主要負責思維和邏輯,比如思考、推理、研究等。

焦慮的產生,主要源於自我某方面慾望沒有得到有效滿足。比如,我們被時代、社會、甚至周圍人拋棄的恐懼所帶來的安全感危機。這時,腦核部分就會分泌出腎上腺素等刺激腦緣系統,於是就產生了焦慮的情緒反應。

如何緩解這種焦慮?

怎麼辦呢?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本質。

焦慮深層原因來源於不安全感。

人的不安全感又來源於內外兩個方面:對內,是無能;對外,是無力。

無能,來源於自我控制感缺失的直觀感受;無力,來源於環境變化帶來的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環境變化是勢,是外因,緩解焦慮的根本性方法還是要回到自我控制感缺失問題的解決上來。

說到自我控制,我們可以追溯了解一下斯多葛派哲學的「控制二分法」理論。大家一定聽說過這個:「區分自我可控和不可控的範圍,接受那些不可控的現實,收回注意力放在可控範圍上並有勇氣去控制。」

這種將問題二元分割的方法比較簡單好理解。那具體如何解決?畫圈圈!

畫圈圈的行為,也正是吸收了斯多葛派哲學的營養。

首先,我們在大腦裡面可以想像出一個圈,我們稱之為關注圈。將我們大腦裡面裝滿的所有的信息區分成兩部分,關注的信息扔圈裡,不關注的扔圈外。

然後我們在這個圈裡再畫出一個圈,我們稱之為影響圈。因為關注的信息又可分為兩類,能影響的扔圈裡,不能影響的扔圈外。

最後在內圈裡再畫出第三個圈,我們稱之為控制圈。這是將我們能影響的信息分為可控和不可控的兩類。最後留在里圈的信息就是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而這個範圍里的信息帶來的控制感會讓自己感覺到安全和舒適。

所以,如果將關注點過多聚焦在關注圈裡,失控感會上升。而如果你感覺到焦慮,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收縮自己在外圈過多的聚焦和關注,深耕於自己的控制圈。

對焦慮緩釋法的辯證思考:如何增加安全感?

以上信息的邏輯關係,相信只要大家靜下來思考,自己就能夠想明白自己焦慮的來龍去脈。

但,這不是今天分享的最終目的。我們在此基礎上有一些啟發:

這三個圈的自我劃定,預期對焦慮和迷茫中的多數人都將產生正向積極的效果。但是也需要看到另一方面,過於強調絕對控制感的思維可能固化圈圈的邊界,這對我們的提升也可能是一種羈絆。所以我們也可以對這套畫圈圈的方法進行再升級。

升級可以思考兩個方向:

碉堡了!打開防禦的缺口

第一個方向,先從防禦的角度來說。

碉堡大家一定知道,從小到大伴隨大家一起成長的戰爭劇中,大家最熟悉的劇情莫過於炸碉堡情節了。碉堡,雄視八方,固若金湯。但是讓它產生威力的不是防禦力的最大化,防禦力最大化的後果難道不是堵上所有的瞭望孔,那結果就會適得其反,成了孤城或死城。它需要打開一個窗口,能與外界進行信息的流動,比如瞭望和預警。

其實我們的控制圈也應是這樣,打開一個豁口,嘗試與外界產生交流。比如自我覺知,重新審視自我以及關注外部反饋等。

奔跑吧!放出進擊的騎兵

第二個方向需要從主動的視角思考。

固守防禦圈是不夠的,那不太會帶來戰場控制權的改變,進擊則可能或可以。

我們的自我控制圈也是這樣,可以嘗試從圈圈的臨界線上步步為營,一點一點嘗試走出去,走的更遠。比如進入一個新領域,學習一門新知識,或者嘗試自我療愈和真正的改變等。

打開防禦缺口+放出進擊騎兵=戰場控制範圍擴大

我們的控制圈不是一成不變的。

打開防禦缺口接收外界信息流動,放出進擊騎兵帶來控制邊界的改變。二者疊加的結果,最終帶來的是我們控制感的增加,以及安全感的提升。

這個就是改變。

控制用戶,還是對用戶讓渡品牌控制權?

以上對控制感提升的方法,也並非今天分享的最終目的。自己調試好了,就要開始幹活了!怎麼干?我們需要跳出自我,在這個「控制」話題上以更大的視角進行關聯思考。比如我們再審視一下品牌和用戶關係的觀點:

在傳統的品牌觀點看來,品牌只是企業自己的資產,財務會借記為無形資產。這與用戶無關。或者即使有關,用戶也僅僅只是企業這種資產的變現者。如果將企業也人格化的話,他也會有自己的控制圈。用戶只是預設在圈外的人,需要被層層控制最終進入企業絕對控制圈的。比如通過關注圈的「頭腦佔有」、影響圈的「決策影響」、控制圈的「心智佔領」層層轉化,最終實現控制結果,消費並成為粉絲。

但是時代變了,營銷大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用戶選擇權明顯增加的後果是話語權的提升,他們具備了與企業進行博弈的更多籌碼和權重。企業需要讓渡部分品牌價值給到他們的用戶,因為用戶不再是他們征服對象。

也就是,企業需要將用戶從品牌的控制圈外拉到控制圈的核心位置,品牌和用戶「重迭的控制圈」將讓用戶自然地認同品牌是自身的一部分,滿懷主體感去分享和傳播品牌。品牌與用戶共享和共建的結果,就是重新建立了一種更貼合當下品牌關係時代緊密的互惠關係。

最終,企業讓渡絕對控制權的結果,就是重新建立一種新的共生控制權的過程。

這才是今天最想帶給大家的思考,希望能有啟發。

再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