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否有家族遺傳?一個人是否能「呷百二」,家族遺傳確實扮演重要角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百歲人瑞的父母親活到90多歲的機率是他人的7倍;兄弟姊妹為他人的4倍;人瑞的子孫也比一般人健康,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中風的比例比較低;就算得到上述常見慢性病,也會延後2~8.5年才發病。

研究也指出,同一家庭成員擁有的不只是基因,還包括相同飲食習慣,以及對運動、追求智識採同樣態度,顯示後天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同樣對長壽有重要影響。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許多研究也指出,大約只有三成的老化現象,是由遺傳決定。並且,年紀越大,遺傳基因對我們身體的影響越小,環境與生活方式的影響越大。

耶魯大學外科暨醫學史教授、以《死亡的臉》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在其著作《一個外科醫師的抗老祕方》提到,如果把人體比喻成機器,有些人的身體天生就比其他人可以使用得比較久,人類繼承父母而來的基因會影響身體每個器官和整體壽命,因而家人長壽的人自然可能比較長命,但後天適當的維修保養和合適的使用更重要,不只能提升人體功能,也能延長壽命。

努蘭醫師說,在機器上,我們可以區分已經損壞的零件和長時間使用而有些磨損的零件有差異;同樣在人體上,也應該區別衰老和確實生病不同。雖然老化容易使人容易罹患某些疾病,但老不是病,而是許多疾病的風險因素,年長者比較難抵禦疾病入侵,但衰老並不是一種病。

比如,中風就是一種疾病,而非衰老的正常程序。中風經常是因為血管硬化病變而發生,然而,大部份八、九十高齡老者,非但沒有中風,而且只要警覺到中風的機率隨年歲增長而升高,並採取適當做法,就可預防或者減少其影響。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狹心症、癌症、骨質疏鬆骨折,以及其他種種疾病,都是比較老的身體容易發生的疾病,但不應被當成老化的必然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