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曹睿立司馬懿為輔臣,可以說不得已,但也做了制約措施,安排大將軍曹爽同他一起輔政,只是他的這個宗親大將軍太不爭氣,讓司馬懿給算計了。

司馬懿是老臣,歷曹操、曹丕、曹睿三朝,德高望重、朝中無人可比,無人敢比;

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並且在抗擊諸葛北伐過程中,在軍隊中建立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培植了大量的司馬家族親信,同時也是蜀國、吳國勁敵和非常忌憚的人;

曹操和曹丕時代,司馬懿還有所害怕,韜光養晦,一味隱忍。等到曹睿時代司馬懿已逐漸掙脫曹操和曹丕為他套的枷鎖,引而不發;

曹睿即對大將軍曹爽寄予厚望,希望他擔當重任,又怕他不爭氣,抵禦不了蜀吳的侵擾;只好立他和司馬懿一同輔政,希望他能夠制衡司馬懿。可惜他不是司馬懿對手,最終被算計了。


公元226年,曹丕駕崩,司馬懿與曹真、陳群三人,並受顧命輔政。詔太子曰:「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信任,信任,這是絕對的信任。這是權力三人組了。

魏明帝曹叡時期,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平定了遼東。這期間,司馬懿升任太尉,位居三公。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此時的少主曹芳只有8歲。

曹叡的爹就用了司馬懿為輔臣。那時候很得信任,曹叡時期又很能幹,成了朝中缺一不可的人物,再加上那會司馬懿還沒有不臣之心。後面如果不是被曹爽逼的走投無路了,司馬懿或許不會鋌而走險誅殺曹爽。


曹叡立小孩子曹芳為太子,肯定要有兩個輔臣的,一個宗親,一個重臣。一個宗親曹爽,維持老曹家的天下。但是也怕曹爽獨大篡位的,畢竟不是曹叡選定的皇帝繼承者。另外的輔臣只能選擇司馬懿,不管是威望,實力。兩個平衡才能相互制衡的。從當時角度來看,曹爽占宗親優勢,司馬懿占威望,相對還是平衡得了的。只是兩個肯定矛盾沒法調和,一個明面的野心者曹爽和一個暗地陰謀家司馬懿,註定只能活一個,並取代弱小皇帝。這是沒辦法的,畢竟皇位誘惑太大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