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5

  龙,是十二生肖中最为神秘的存在,无人见过其真容,但同时,我们又自称是龙的传人。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是给龙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今天歪歪就和大家聊一聊上古十大神龙,其中其中有两条龙大闹过天宫,有一条龙还帮过黄帝。

  蟠龙——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中,蟠龙是东海龙王的第十五子,调皮爱玩。一次,蟠龙偷偷溜到人间游玩,发现大地一片干枯,庄稼颗粒无收,人们饿殍遍地,蟠龙决定留在人间帮助百姓。

  留在人间的蟠龙,为干旱的大地降下雨水;为窘迫的渔民引来鱼虾;为山间村民赶跑野兽;为患病的人们种植草药……日夜劳累的蟠龙守护人们世世代代,终于有一天,蟠龙累倒了,蜿蜒的身躯盘旋于大地,再也没有醒来。

  蛟龙——《说文》

  蛟,龙之属也。说文中记载,蛟龙是幻化成龙之前的称谓。蛟龙善变化,拥有行云覆雨之神通,是为南方地区的护法神龙,后来佛教传入中土,蛟龙被佛祖降服,成八部天龙之众,也就是龙众。

  螭龙、虬龙——《广雅》

  螭龙和虬龙在广雅和说文解字中分别有记载,是神话传说中寓意美好的龙。其中螭龙通常被刻在房屋之顶,以避免火灾;广雅中对螭龙和虬龙如何进行区分,是有外貌区分记载的,所谓:“有角曰虬,无角曰螭。”

  蜃龙——《三才图会》

  三才图会中说,蜃龙头上长有像鹿一样分叉的角,颈背上长有红色的鬃毛。蜃龙非常神秘,常变化成各种形状出现,为祈求雨水的人们播云降雨,帮渔民获得丰收。

  传说中,蜃龙嘘气间便可制造出美轮美奂的建筑,宛若实物。所谓嘘气成楼台,皆成楼阁之形。也就是说,现代科技都无法解释的海市蜃楼,便是蜃龙呼吸间所出。

  两条龙大闹过天宫——《八仙得道传》

  八仙得道传中,孝子陈平吞下一条万年老龙的龙珠,变身为龙,并拜入太上老君的徒弟缥缈真人门下修行,是以后四海龙王的父亲;而四海龙王的母亲,则是一条栓船的篾缆所化之篾龙,拜入太上老君另一个徒弟火龙真人门下,度化其投胎转世,取名‘飞龙’。

  平和和飞龙偶然相遇,一言不合就开打,从地上打到天上,一直打到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天庭众位神仙都不是他二龙的对手,连玉帝都在仙官的保护下躲入后殿。

  后来还是玉帝身边的八大仙官勉强出头,质问二龙为何要闹天宫?二龙这才惊觉自己闯下大祸,麻溜利索谢罪问安。但由于二龙是太上老君的徒孙,玉帝也没奈何,既往不咎不说,还加封二龙为四海龙王。以后二龙生下四子,分别管理东、南、西、北四海。

  青龙——《淮南子》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兽,被统称为四灵。其中青龙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 象征四象中的少阳,四季中的春季。

  淮南子中说青龙: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

  应龙——《山海经》

  山海经中记载,应龙是一头长有双翼的龙,又名飞龙、黄龙。应龙战斗力极强,曾在黄帝、蚩尤之战中,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刑天两大战神,立下卓越的功劳;

  其后,应龙又在大禹治水期间加以援手,以尾划地,引流洪水;《太平广记》中说:“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之后应龙功成身退,隐居到了南方,南方地区多雨,传说中,就是应龙隐居在南方的缘故。

  烛龙——《山海经》

  山海经中说烛龙又名烛阴,是为钟山之神。烛龙神通广大,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 息,息为风。

  睁眼闭眼,呼气吸气,就能引来风雨雷电,四时变化,其神通甚至可比肩万仙之祖鸿钧道人。当然 ,神话就是神话,肯定是当不得真的。

  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