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鰱鱅魚活動頻繁的季節,也是廣大釣友非常喜歡垂釣的對象魚。由於鰱鱅魚的濾食方式及個體很大,特別是頭部(魚腮及嘴巴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在選用釣竿,線組上要匹配。線組的大小是否匹配,如線徑的大小,鉤條的大小,鉤門的寬窄及鉤距。浮漂的吃鉛量大小。釣竿釣線是否偏硬等等是否與之匹配對應。

鰱鱅其濾食方式與大多數魚兒的就餌方式不同。屬濾食性魚類,故鰱鱅的吸食方式,以濾食為主。這就要求,餌料的特點是,霧化要好,要溶散,逐層剝落。

根據我多年的垂釣經驗。鰱鱅對於餌料的喜好,特點是。香,甜,酸,腥,臭及各種搭配。商品餌,自製餌,垂釣鰱鱅,均有不錯的效果。手竿,拋竿,筏竿等釣具均可作釣。

鰱鱅魚氣溫越高越好釣,要找准魚層,(季節的轉換,天氣的變化,都會影響鰱鱅魚的泳層)即溫度高,與低不一樣,含氧充足與否不一樣,水深幅度大小不一樣。所以除了餌料,釣具考量之外。還應根據當天實際魚情找准泳層是關鍵,是釣離底,釣半水,還是釣淺表層。個人喜歡使用46法則。即一米釣400cm或600cm厘米,以此類推。(而寒冷的冬天只能釣表層趨溫曬太陽的鰱鱅,或是釣深水水底或拋竿拖曳錨釣窩聚蟄伏的鰱鱅)


鰱鱅魚(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還有的地方叫麻鰱)、也有叫雄魚。外形似鰱。側扁。是淡水魚的一種。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口亦寬大,稍上翹。眼位低。鰱鱅魚濾食藻類、浮遊動物和有機碎屑。鰱鱅喜高溫 餌料一般喜歡酸臭味的 .餌料霧化要求要高。鰱鱅吃餌不像其他魚類, 一般吸食餌料的霧化.在吸食的時候 慢慢就會把鉤子吸到嘴裡.一般用水怪鰱鱅線組


釣鰱鱅是釣大魚中最快最好釣的大魚之一,首先我們得了解鰱鱅是如何吃餌的,在炎熱的夏天是釣鰱鱅的最佳時期,鰱鱅一般是在水的中上層活動,鰱鱅是吸食性的吃餌,喜歡香甜臭的味道,所以我們釣鰱鱅一定要用霧化快的餌料,我們釣鰱鱅首先把鰱鱅誘過來,我們可以用麩皮加香甜的商品餌料打窩,然後也可以有頻率的抽桿,直到有口咋們就可以把餌料的霧化調的稍微霧化慢點,這樣就可以抓頓口,提高中魚,希望愛釣魚的可以關注下我,以後我們可以更多的去分享我們各自的釣魚經驗。


大家好,我是「瘋釣」對於夏季如何釣鰱鱅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以下幾點。

1夏季溫度較高,鰱鱅比較活躍,吃食兇猛,餌料我選擇草莓香!

2釣具我用遠投竿,爆炸鉤!

3釣位的選擇,江湖庫都有所不同,江里往往退潮退到底,和漲潮時,魚口最佳。水庫一般我選擇壩口,一個是水深,魚個頭偏大,第二位置較寬,好操作!

希望我的分析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感謝


花鰱和鱅魚(也稱大頭魚,胖頭魚)統稱為鰱鱅,是屬於水或的中上層溫水性魚類。鰱鱅是不少釣友愛好垂釣魚種,力氣很大,中魚時手感很不錯,不過垂釣鰱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想要釣好鰱鱅也應該注意幾點事項:

一、夏季是鰱鱅非常活躍的季節,白天晚上都可以釣。鰱鱅喜歡在25度以上的水溫中覓食,既使天氣悶熱也不影響垂釣鰱鱅,伴有二三級清風的天氣更好。

二、鰱鱅喜歡在上層水域覓食,對聲響極其敏感,所以我們應該把釣點選在較安靜的地方,有半島試凸出的位置和進水口是很好的釣點。

三、鰱魚喜歡酸餌料或是酸甜,鱅魚則喜歡臭餌或是醒餿餌料,在炎熱的天氣鰱鱅對於香味也情有獨鍾。不管是自製的餌料還是商品餌料,釣鰱鱅都講究霧化,霧化好的餌料才能把鰱鏞吸引過來。

四、竿子的選用,在岸邊垂釣一般使用6.3米超輕 碳素竿或是海竿。手竿釣鰱鱅時講究釣頻率,所以要輕的竿,避免拋竿過頻造成手累。有條件在船上釣的話也可以用3.6米或4.8米的手竿,主線最好使用4號線,子線選用2.o一3.0

,大鉤兩枚(以伊豆為例,12號——16號),記住一定要掛根失手繩,既使遇到十幾斤的大魚也能輕鬆應對。

五、垂釣鰱鱅釣浮釣底都可,一般都是以釣浮為主,釣水深的一半(水深超過四米的,則釣兩米左右)。釣距則選在10-20公分左右,也可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垂釣時也可上釣掛餌,下釣不掛餌這樣使鰱鱅吸食霧化落下的餌料時把下鉤吸進嘴裡,從而提高中魚率。

了解更多垂釣技巧以及餌料配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漁人的世界),是免費關注哦,還有機會領取精美禮物哦,每個月還能搶紅包哦,你還不快點來?這裡也是釣魚人的垂釣學院,還有大量化紹新李大毛等大師的視頻講解,也有很多美女釣魚視頻等你欣賞哦。


釣位秘籍——深水、背風、凸角

1.大水面、深水——鰱魚是中層魚,水太淺,太窄的地方他們是不願意去的。

2.背風——除非天氣極其悶熱,否則肯定是背風處鰱魚多,如果頂風垂釣,霧化的餌料向岸邊飄過來,你說聚窩要多久?如果背風,要麼向外漂,要麼就停留在你希望的窩點,你說誰釣了多?

3.凸角——也可以說是滑尖,歷來是魚多的地方,換句話說就是「魚道」

魚竿秘籍——不軟不硬還要輕

抽鰱鱅的頻率會很高,輕一點的魚竿無疑會讓你保留更多的體力和大魚搏鬥。鱅魚中鉤三板斧,調性軟的杆子會有更多的緩衝距離,能最大的可能性保證不會脫鉤和爆竿,但是太軟的杆子溜魚非常累,而且影響上魚的速度,因此,也不能非常軟,現在市面上的杆子,3H或者說鯉硬釣是不錯的選擇,杆子的長度4.5-6.3米都可以。

線組秘籍——主線尼龍,子線PE

主線不影響吸入的吃口,所以只需要結實耐用,並且有一定的延展性(不傷杆子),子線要便於吸入同時保證拉力,況且不釣底是不用擔心掛底的,因此大力馬線(PE線)是頭號選擇。

浮漂秘籍——大吃鉛,長漂尾

吃鉛大利於拋投,不至於東一桿西一桿,而且稍微有點水流,不至於走漂嚴重。漂尾長為了能掛上更大的餌料,釣更長的行程(鰱魚很多吃口是在浮漂緩慢上浮時候給的)

魚鉤秘籍——大小適中,鉤形普通

鉤形只要不是特別奇怪的,都可以用來釣鰱魚,主流的話:伊勢尼,新關東,丸世。

大小千萬要適中,不要過大,或者過小,過大不僅不易入口,還容易錨魚,純粹為了魚,你直接上錨鉤好了。一定要定一個標準的話,就是比相等重量的草魚大1個號就好。

餌料秘籍——包羅萬象,無字天書

鰱鱅真的是什麼都吃啊!玉米粉,紅薯粉,麩皮,菜籽餅,糠,蓮蓉,饅頭,麵粉,基本上能霧化的,來者不拒,「科學釣魚」曾經在冬天用蚯蚓釣上過鰱魚,更是說明這個魚完全來者不拒,包羅萬象,餌料秘籍絕對可以算是無字天書。不過,一定要說規律,還是有一點可尋的。當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釣鰱鱅,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考慮:先酸甜,再腥香,最後酸臭。記住,酸臭永遠不是首選,否則為什麼那麼多餌料公司,要把酸草莓作為主打的味道推廣市場呢?這個味道還是很有廣譜意義的。

尋找魚層——由淺至深,見微知著

釣鰱鱅,尋找魚層是第一步,千萬別聽某些騙子說「xxx季節,你就釣1.5米,xxx季節你就釣3米」,這是一種非常不科學的釣魚思路,因為整體的水深,氣壓,魚體大小,溫度,風向都會影響鰱鱅所在的水層,我們唯一能做的辦法,就是試!一般而言,水深3米以內的魚塘,從一漂深開始向下搜索,3米以上的從1.5米開始搜索,每隔10分鐘浮漂向上調整15cm,當浮漂出現「小動作」的時候,就要仔細觀察,如果浮漂的動作是沒有頓感的上下起伏(動作很小,注意觀察),同時提竿無魚的,說明魚在魚鉤的下方,浮漂向上調整15cm左右。如果漂尾晃動或者大幅度下挫2目以上,甚至黑漂的,提竿無魚或者矛到魚,那說明魚在上方,適當向上調整15cm左右。

提竿時機——反常必妖,穩中求勝

很多釣友反應,釣鰱鱅的時候浮漂動作太多,太雜,如果見動作就打,上魚率不高不說,還很容易矛到魚,導致斷桿斷線。實際上,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雜魚,一個是鰱鱅過濾性的吃餌方式。對於這兩種原因,我給出以下8字解決方案:戒驕戒躁,穩中求勝。

鰱魚(白鰱)的標準口大多時候是頂漂和1目左右的下頓,如果你是調的10目,頂漂高於這個目數而且動作緩慢,或者浮漂勻速上浮(餌料融化),但是突然停頓了,就要立馬抬桿(這就是我說的「反常必妖」)。

鱅魚(胖頭魚)的漂相一般是黑漂或者一個1-4目的頓口(嘴大動作大),但是小雜魚也可以出現這樣的動作。重點來了!鱅魚和白條的區別:鱅魚的頓口會持續0.5秒左右甚至更長,而白條的頓口往往立馬就恢復原狀了。(雜魚動作非常躁動,鱅魚動作很沉穩,要抓的,就是那個沉穩的口)

不管鰱魚還是鱅魚,要抓的永遠是「有力頓口,沉穩的小動作,速度均勻的大動作,動作緩慢的反常動作」

當然,也有很小一部分的時候,會出現走漂,就和釣鯉魚草魚一樣的緩慢平行移動,這個時候也要立刻提竿。

添加劑——回歸自然,物極必反

「科學釣魚」不喜歡使用化工香精,色素等危害環境的添加劑,偏愛的添加劑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食用的,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款。

紅糖、蜂蜜:紅糖和蜂蜜對河裡吃素的魚幾乎都有效果,屬於一款萬能添加劑,釣鰱鱅效果更是卓著,添加量從1%-5%不等,效果屬於誰用誰知道。紅糖還可以配合發酵,讓魚餌酸中微甜,香氣十足。

凍干蝦粉(赤尾青):天氣轉涼,釣鰱鱅進入尾聲的時候,凍干蝦粉的加入往往能釣到夏天沒有遇到的的大鰱鱅。添加量從5%-15%不等

深海魚油:和蝦粉原理相同,屬於天氣轉涼時釣鰱鱅專用添加劑,當然,一般都是用過期吃不掉的加入,否則成本就有點太高了。添加量一般就是一團餌料一粒。

醋蒜汁:這個算是臭餌一類的,曾經的主流添加劑,後來隨著草莓味的出現,慢慢沒落了,但是在有些水質不好的魚塘,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就是醋泡大蒜,大約半年之後,可以吃掉裡面的大蒜(中醫認為對人體有益),剩下的汁水就是極品添加劑。

韭菜:實際上和醋蒜汁屬於同類型的添加劑,說實話,由於味道太大,而且製作起來沒有大蒜汁方便,我已經不太使用了。

添加劑的作用只不過是增色添香,千萬不要迷信添加劑,更不要不上魚的時候,死命加添加劑,所謂「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

注意事項——天道酬勤,生生不息

釣鰱鱅,最重要的,是勤拋竿,有些釣友5分鐘一桿,10分鐘一桿的,這樣鰱鱅肯定聚不起來的。「天道酬勤」這四個字用在釣鰱鱅上最合適。

「生生不息」即是說釣鰱鱅連桿的時候幾乎桿桿不空,同時也是希望大家不要竭澤而漁,留大放小,這樣才能永遠有魚釣。


釣鰱鱅海桿我一般用蓮蓉和大頭餌料和在一起,手竿的話我都是用拿大頭草莓味單開


青、草、鰱、鱅四大家魚中,鰱鱅佔了兩席,可見鰱鱅在魚類中的重要性。

鰱鱅魚(Aristichthysnobilis)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還有的地方叫麻鰱)、也有叫雄魚。外形似鰱。側扁。是淡水魚的一種。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口亦寬大,稍上翹。眼位低。

一、選點

「三分釣技,七分釣位」,垂釣鰱鱅當然也不例外。多數時候,鰱鱅魚游弋在沒有雜草的明水區,或者成群結隊在湖庫的一些老河道的深水區活動,因為那裡的浮游生物和水草等藻類植物豐富。還有就是水庫的大壩、避風的陡坎、懸崖下都是不錯的釣點。在這樣的釣點下鉤,只要天氣適宜,餌料對了魚的胃口,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收穫。

選點要選在釣友們常常堅守的老釣位上,這些地方因為經常會拋投大量的窩料,使魚形成了條件反射,會經常前去覓食。用拋竿浮釣鰱鱅魚,應該有耐心,只要堅守下去,必有所獲,最忌諱的是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

拋竿浮釣鰱鱅的水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是找准魚層的關鍵。有的釣友指出釣深應該在1米以上或者2米左右,我覺得這是一個應該區別對待的問題。如果是在水質很肥的水域,因為水的顏色深,鰱鱅是敢接近淺水層的,最淺可以釣到0.5米左右,但是如果水質非常清澈,鰱鱅是不敢太靠近水面的,這個時候宜釣深一些,可以釣到2米左右,這是由水的顏色深淺來決定的。

關於釣深,還應該有一個調整的問題,即根據水質,從較淺的水深開始下鉤,如果效果不佳再逐漸調整加大釣深。

二、釣具及線組

最好是幾位釣友同行,每人準備海竿3—5支。竿太少了不易誘魚進窩,每人三五支,就是十幾二十幾支,擺成海竿陣,可以大大提高集魚速度。漁輪的質量不要太差,因為鰱鱅的衝撞力很大,收放線順滑的輪子在遛魚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鉤組組裝順序從下往上依次是炸彈鉤、連結環、葫蘆漂、太空豆、空心墜。鰱鱅的嘴非常大非常硬,可以選擇10#—14#左右的伊勢尼鉤,鉤尖一定要鋒利,便於刺魚。

為了更快的找到魚層,可以把幾支竿子分別定在不同的釣深,看哪支竿子最先上魚,就可以把其餘的竿子也定在這個釣深。

海竿浮釣鰱鱅釣組配置圖:

三、餌料

鰱鱅屬於濾食性魚類,主要以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所以餌料的霧化狀態非常關鍵。餌料的霧化效果好,氣味就能夠快速擴散,可以大大加快誘魚速度。同時水中懸浮的細小的餌料顆粒,可以起到留魚的作用。調配的餌料要細,要經過發酵,才能保證釣餌的霧化效果。並且經過發酵後,才能散發出鰱鱅喜食的酸臭味。鰱鱅餌可以自己製作,我們下期給大家整理一些關於鰱鱅餌的製作方法。

四、拋竿技巧

海竿釣鰱鱅每次拋竿一定要准要遠要集中。比如5支海竿鉤餌拋出後,5個葫蘆漂形成「一」字形或小扇形或梅花形,這樣可迅速形成魚窩,容易誘魚吃餌,也節省餌料。拋投前裝餌時,不能把魚鉤深深地埋在餌料里,否則要等到餌料幾乎溶盡的時候才能脫離餌團,這樣是釣不到魚的。最好的辦法是把魚鉤鉤尖向外,淺淺地別在餌上,拋投入水以後很快就可以餌、鉤分離,從而延長有效待魚時間,提高釣獲。也可以使用水鬼,效果會更好,裝鉤方便,易於拋投。

五、起魚遛魚

鰱魚上鉤是因為大口吸食霧狀的餌料時不慎將魚鉤吸入所致。因此,有時會掛的不是太牢。所以發現有魚上鉤後,不必急於收竿,稍等一會兒再收竿,效果會更好。收竿時不能像底釣草魚、鯉魚那樣先大力揚竿再快速收線,而是要先收線,後揚竿,否則容易跑魚。這是因為如果先揚竿,由於水的阻力和墜的慣性,墜前釣線緊,墜後釣線松,松線的瞬間,就給了鰱魚逃跑的機會。

大的鰱鱅中鉤後前幾次掙扎力度較大,如果魚向遠處衝刺發力急竄要線,不可強行搖輪收線,而是要調松輪子曳力器放線。經放線收線幾個回合後大魚漸漸就沒了力道,魚只要一遛翻白,即可迅速搖輪收線用抄網抄魚,不能給大魚一絲喘息機會。

六、注意事項

1、關注天氣和氣壓。鰱鱅魚喜歡在溫度較高的水域游弋,所以在夏季和初秋的晴天,溫度較高的時段出釣效果會好一些。鰱鱅不怕熱,但是怕悶。其實大多數的魚類都是這樣,氣壓低,感覺天氣發悶的時候,水體缺氧,魚不愛咬鉤,鰱鱅也是這樣。經常能看到在悶熱的時候,鰱鱅成群的浮在水面,但就是不吃食。

2、不要頻繁拋竿。海竿掛水怪是釣鰱鱅的有效武器,但問題是鰱鱅生性膽小,不太喜歡被打擾,拋竿時聲響巨大,會把魚驚走。

垂釣鰱鱅同釣其他魚種一樣,水情、天氣和魚情都充滿變數。不上魚時動動腦筋,換換釣法,才能釣獲一份屬於自己的豐收喜悅。

魚餌是垂釣過程中吸引魚的關鍵,一個好的魚餌可以讓我們釣魚事半功倍,但是拌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成品餌的質量甚至關係到我們釣魚的結果,關注微信公眾號:漁樂生活家,回復【拌餌】告訴你牛逼的拌餌技巧


釣鰱鱅有很多種方法,從不同的線組 看,有單鉤釣、雙鉤釣、團鉤釣(餌籠)等;從使用的釣具看,有手竿釣 、拋竿釣 、插竿釣等;從鉤餌在水中的位置看,有釣底、釣離底、釣浮等。眼下時新浮釣鰱鱅,漁具店裡的鰱鱅釣具、餌料等銷路很好。狂購之後如何提高釣獲?這是不少釣友關心的問題,現就「釣浮」中應注意的幾個關鍵之處作一些說明,希望對休閑釣 或者初學者有些幫助。

一、手竿半水浮釣

1)線組

與台釣線 組一致,但由於鰱鱅小則3-4斤,大則7-8斤甚至10多斤,要求配大鉤大線和大漂。通常主線 應用2.0-4.0#左右,子線1.5-2.5#左右的強力線,魚鉤 新關東1#以上或伊斯尼6-8#,浮漂應用5#以上的大浮力漂。

2)調漂

雙鉤鉤距 原則上應在5-10cm之間,這是關鍵之一。然後上鉤掛餌 ,一粒花生米大小即可,拋竿半水調1-3目;下鉤不掛餌 ,主要是便於鰱鱅張口吸入下鉤,從而提高釣獲。

3)餌料

餌料的霧化 程度也十分關鍵。餌料入水後能在「1-2分鐘內」均勻化盡為好。然後繼續拋竿,直至釣點形成一個立體霧化 區,鰱鱅便會逐漸入窩。餌料配比大致是:40%菜籽餅 +40%鰱鱅餌+15%的富含小麥蛋白的鯽魚餌料 ,如老鬼2#918、速攻 或龍王恨藍鯽等,甚至直接加入白面也行,另根據餌料狀態進行微調,可加入不超過5%的小麥蛋白和適量白粉。

當然,這只是大概的比例,不必用量杯精確測量。菜籽餅 提前用水泡開並發酵1-2天。之所以使用菜籽餅,是為了降低垂釣成本(打比賽除外),同時又可釣獲其它魚種,缺點是容易找來小雜魚。

4)魚層

找准魚層最為關鍵。如果發現有魚撞線,甚至泛起漣漪,但就是不咬鉤時,說明釣深了。如果魚星 四起,魚在下面涌動,可就是不咬鉤,則可能釣淺了。應不斷地調整鉤餌的深度,每次上下來回調整5-10cm,直至找到魚層位置。經常看到有的釣友自始至終都只釣一個深度,碰得巧還行,否則多半是「空軍 」。

因為天氣對魚的生活影響很大,不同的季節、天氣,甚至在同一天,由於風向、水溫、水中的含氧量、水的透明度等多種因素都會使魚改變它的泳層 。夏季悶熱,能看到魚群隱隱約約地在水面下閒遊時,釣50cm以下,即所謂的「一漂深」。

春秋季節,天氣爽朗,魚通常在水面以下60-80cm上下這一層游弋,到了深秋乃至冬天,水溫較低,魚可能在80-120cm的深度遊動。當然,這只是常規判斷,在水庫或深水池中可能又另當別論。另外,水的透明度高低也影響垂釣效果,水混濁時可釣淺一些,水清澈時應釣得深一點。總之,靈活應變才能找到魚層,找到魚層才會有所收穫。

5)信號

鰱鱅入窩時,單個較大的氣泡會不斷地出現,有時甚至泛起漣漪。當浮漂出現半目升降時要格外小心,鰱鱅咬鉤通常是明顯、有力的下頓,幅度在2目以上,此時應立即揚竿 。天氣比較悶熱或冬春氣溫較低時,魚的張口較小,表現為浮漂小幅但依然有力的下頓1目左右,此時也應果斷揚竿 。

二、拋竿定點浮釣

拋竿定點浮釣通常用乒乓球大小的大型浮漂,下掛餌籠,用拋竿拋到預定位置後固定。這種釣法的釣組和調釣不是問題,找到魚層也不難,核心技術就在於餌料的霧化程度。經常看到很多釣友坐在水庫或池塘邊用拋竿垂釣鰱鱅,有模有樣,可半天下來兩手空空。問題就出在餌料上。有的拋竿不到3分鐘,拉上來一看,籠里乾乾淨淨的了,還有的個把小時了,拉上來一看,籠里的餌料紋絲不動。

前一種霧化太快,魚還沒到,籠里空空,應加入粘合劑,減緩霧化的速度;後一種成了「麵疙瘩」,形成不了立體霧化區,魚誘不來,應減少粘合劑,加快霧化的速度。餌料的霧化程度最好應控制在入水後10-15分鐘內均勻化盡為好。


鰱鱅喜熱,在溫度偏高的時節,它們游地更歡快,張嘴也更勤,這些優先條件對於作釣者是很有好處的!釣友如果在水庫釣魚,上鰱鱅的可能性也高。不過,到了夏天,它們已經長大,這給遛魚帶來一定難度。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更好的作釣鰱鱅的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一、釣時

下雨、悶熱天,筆者建議大家不要出門,不僅伴有人身危險,還有可能空軍。因為它們喜熱,選晴天比較合適,如果能伴有3級以下微風,釣鰱鱅是極有可能爆護的!夏季釣魚,白天晚上都有可能碰到鰱鱅,水溫在25~30℃,鰱鱅出沒頻繁。在午後1~4點作釣效果更好。夜釣也是夏天的一個特色,釣友選擇晚上作釣的話,最好在凌晨時候作釣,晚上釣魚,筆者建議釣友們選擇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地點更利於釣友遛魚。

二、釣點

先挑明前提,鰱鱅對聲響是很敏感的,它們能發現微小的聲響,並及時進行躲避,所以,大伙兒在水庫選擇釣位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最好在凸出的位置作釣,進水口也不錯。如果風力比較大,水面跟空氣接觸的位置也是不錯的下鉤位置。夏季釣鰱鱅的時候,如果大家能發現魚星,直接下竿也可以!

三、配製魚餌

開餌時,大伙兒最好提前準備好用水量跟數量相對應的餌,按說明書上的比例一股腦將它們混在一起,切忌邊活餌邊加水。用來釣鰱鱅的商品餌吸水速度比較快,要直接將商品餌跟水混合,讓餌料充分吸水,並且醒餌時間比其它餌料長。夏季溫度很高,不管是在江河、水庫釣魚,還是坑塘作釣,釣友做魚餌的時候不要做太多,以免變質!一般來說,鰱魚喜歡酸餌,鱅魚喜歡臭餌,溫度高的時候它們偏愛果香味餌料,作釣者要根據情況調整餌料。

四、釣具

在岸邊或者直接租船到水面都是筆者身邊朋友常用的方式,地點不同,準備的釣具就不同。在岸邊作釣,手竿釣鰱鱅需要高頻率,太重的竿子容易手累,太硬的魚竿遛魚時容易斷竿,太軟又不易控魚,太短的竿子釣不到魚。在岸邊作釣,選用6.3米超輕、柔韌長節竿為宜。船釣的話,竿長3.6~4.5米都行,4.0主線配3.0子線,選用10號魚鉤,鉤距稍大一些,這樣的釣組下,釣友不失誤的情況下,10斤鰱鱅都能釣上。不過,釣大魚時,失手繩是一定要準備的!

五、釣法

鰱鱅在水下並不會一直停在一個位置,很多時候,因為周遭的變化,它們會向更安全的位置游去!不過,在夏天釣鰱鱅,最好釣浮。早晨可以在水深三分之一位置釣魚,午後選水深二分之一處。如果水層無魚,或浮漂有魚訊卻沒魚上鉤的情況下,這時候可以加深作釣位置。在剛開始作釣的時,釣友可以把誘餌做成乒乓球大小扔向釣點,不用攥太緊。鰱鱅在咬鉤之後,漂會先下頓,然後斜著飄去,也有送漂,原地跳動的情況。筆者建議大家守釣,在作釣過程中及時補窩。

依然感謝每位釣友觀看筆者的帖子,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到有需要的你們,感謝支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