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就一陣見血地指出了人類要想發展的根本所在。那就是順應世界的潮流。一代都有一代的新生事物取代老事物,人們要做的就是適應這些新生的事物,而不是排斥它。畢竟,排斥它的到最後只會被歷史的車輪遠遠地甩在身後。

  比如說,在19世紀末期的時候,有一種職業叫做“雞蛋清潔工”。這個工作具體是做什麼的呢?很簡單,就是讓工人將雞蛋打碎到容器裏,然後把雞蛋殼扔到另一個容器中。可以說相當枯燥乏味,卻又不可或缺的。但是,後世卻出現了破蛋機。打雞蛋又好,效率又高。再也聽不到雞蛋清潔工這個詞了。

  還有,“電梯操作員”這個工作聽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呢?想必大家腦海中浮現的都是穿着工作服,手裏拿着扳手、起子等維修工具的工人形象吧?實際上,這是現代的電梯修理工。而電梯操作員則是西裝革履操作電梯開關門和上下的人員。因爲早期的電梯必須有一個操作員在電梯裏才能正常運轉。這個情節在《泰坦尼克》中有好幾處反應。

  還有飛行工程師這個工作。曾經那可是炙手可熱的。畢竟,飛機在天上飛,一旦出了什麼故障,那就是重大的事故。而只有精通飛機構造的飛行工程師才能及時排解飛機飛行時遇到的故障。當年的飛機上,標配一個飛行工程師。但是,現如今的飛機都配備的計算機,有什麼故障,計算機直接就給解決了,壓根不需要飛行工程師。

  還有一個職業叫穿孔卡操作員。提到這個職業,可能不少人都摸不着頭腦。但是,你們只要知道,這個職業就是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程序員的老祖宗就行了。當時的穿孔卡操作員就是通過在卡片上打孔來編訂一套程序讓機器運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