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4月11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了《2019年屠宰環節“瘦肉精”監督檢測方案》和《2019年屠宰環節“瘦肉精”等風險監測方案》通知。其中要求,選取不同經營規模的屠宰企業進行檢測,確定檢測結果爲陽性的牲畜及產品按規定進行處理,並及時通報公安機關處理。

  “瘦肉精”在醫學上稱爲“鹽酸克倫特羅”,既不是獸藥,也不是添加劑,是腎上腺素類神經興奮劑,是嚴重危害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畜產品安全的毒品。這種興奮劑早期僅在醫學上用於急救和肺科病(主要是平喘)。因爲該種興奮劑在動物體內,對營養物質具有重新分配的作用,能促進動物生長、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積、提高飼料報酬等作用。一些不法商販則會給牲口餵食“瘦肉精”以求牟利。

  北大醫學部博士生徐洪俊表示,“瘦肉精”屬於非蛋白質激素,耐熱,使用後會在豬體組織中形成殘留,尤其是在豬的肝臟等內臟器官殘留較高,食用後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對人體會產生多種危害:出現肌肉震顫、心慌、戰慄、頭疼、噁心、嘔吐等症狀,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嚴重的可導致死亡。“所以在食品中是不能出現這種興奮劑的。”徐洪俊說。

  就此,4月11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下發的通知,要求相關負責單位選取涵蓋自營、代宰、混合經營等不同經營模式的企業,通過對豬尿、牛尿和羊尿的採樣來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爲陰性,待宰豬(牛、羊)或其產品可進入下個屠宰生產流程。如果結果爲陽性,則陽性的牲畜及產品按規定進行處理,並及時通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記者在通知中瞭解到,在檢查結束後,承擔檢測任務的單位要在2019年4月底、6月底、9月底和11月底前將監督檢測情況(含本省自檢情況)報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則要求分別於2019年5月底、7月底、10月底、12月底前將分析報告報給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同時,全國將開展對違法添加物及藥物殘留等風險監測樣品(動物肝臟和尿液)和快檢產品的採集。取樣企業以省爲單位,每省要監測2個以上地(市),不得少於8家屠宰場。微生物風險監測樣品則在天津、遼寧、江西3省生豬屠宰場抽取,每省選取生豬屠宰場2家進行。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在2019年上下半年將各開展一次風險監測,並於6月30日和11月30日前完成檢測工作。

  新京報記者 張靜雅 編輯 張牽 校對 何燕

相關文章